华中师大与凉山州合作打响教育精准扶贫攻坚战
远在西部大山深处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进入与华中师范大学携手合作模式:华中师范大学冕宁附属中学开工,华中师范大学、凉山彝族自治州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教育、文化均衡发展与凉山彝族地区精准扶贫学术研讨召开……全州百姓都在谈论一个话题,华中师范大学来大凉山办学了!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华中师范大学与凉山州的全面合作源于2015年9月的一次全国政协调研活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马敏参加了参加了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慰问团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基础教育专题调研活动。四川省政协主持的“加快推动凉山基础教育发展”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在西昌举行,马敏回忆了自己在凉山插队锻炼的难忘经历,介绍了华中师大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地位、影响,以及正在积极推进的相关工作,表示将在已有的西昌民族中学、泸沽湖镇小学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项目基础上,与凉山彝族自治州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更加全面、深入地促进凉山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扶贫是部属师范大学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调研完回到学校后,马敏就马不停蹄地部署全面支持凉山州教育发展的工作,相关部门积极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紧接着,华中师范大学与凉山州冕宁县签署校县合作框架协议,冕宁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凉山州政协委员培训……一系列与凉山对口帮扶的活动随之展开。
作为前期对口帮扶活动的延续,带着教育精准扶贫的责任和使命,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湖北省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一行15人再次赶到四川凉山州,启动该校在凉山的一系列新的教育扶贫活动,帮助提高当地教育水平。
华中师范大学冕宁附属中学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近3个亿,建设工期两年,在校生规模可达100个班5000人。该校将通过运用华中师范大学及第一附属中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办学经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发挥冕宁综合资源优势,创办一所独树一帜、特色鲜明、改革创新、质量优异的创新型实验学校。
杨宗凯说,“华中师范大学冕宁附属中学建成之后,将会是冕宁县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为这里的孩子们提供一个环境幽雅、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山里的孩子和城市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重新搭建起新一代冕宁人茁壮成长、建设家园、报效祖国的人生梦想。”
华中师范大与凉山州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在联合办学、教育质量提升、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发展共赢的合作新模式。
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华中师范大学和凉山州委联合举办“教育、文化均衡发展与凉山彝族地区精准扶贫”学术研讨会。教育落后、文化积弱是凉山彝区深陷贫困的关键原因,教育与文化扶贫既是实现脱贫攻坚短期目标的重要措施,更是实现彝族地区长远发展的根本途径。凉山州州长罗凉清在致辞中认为,要改变凉山地区的贫困面貌,首先是要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是管长远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把凉山的教育搞上去了,凉山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够健康长远。
与会专家从教育与文化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凉山彝区脱贫攻坚的困难与对策,研讨了国家主导下社会各界特别是高等学校参与凉山彝区精准扶贫实践的可能形式与有效途径,为相关决策和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杨宗凯校长表示,通过这次双方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华师与凉山后期在基础教育上的合作还要继续加强和深化,比如我们将帮助最贫困、最偏远的山区布拖县发展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等,突破教育精准扶贫的短板。
在凉山期间,华中师范大学还开展了献爱心捐助活动。该校“新父母在线微信公众号”爱心基金为冕宁县沙坝镇胜利学校捐献的爱心款送到十个留守儿童手中。为此项活动捐款1 万元的马敏书记说,“凉山是我的第二故乡,一直以来,我都想为凉山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能够帮助胜利学校的困难留守儿童,是我多年的愿望,尽管我的经济能力有限,但能帮一点是一点,希望更多的社会人士能参与到这件有意义的公益事业中,为凉山孩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党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