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成大青年】申玥:升博北大! 她为父学药 从成大走进北大
申玥在2023年“青春·典范”五四颁奖典礼台上
4月27日,北京大学药学院发布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名单公示,成都大学2020级硕士研究生申玥榜上有名,她最终以专业方向第一的成绩,成功申请成为北京大学生药学专业准博士研究生。
从为缓解父亲病痛“为父求药”成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到梦想要成为护佑人类健康的药学者,7年成大求学时光,她一步步向上攀登,向深处求索,以爱为桨,以勤筑梦,终于把梦想之舟从成大驶入了北大。
申玥,2016级药学专业本科生、2020级硕士研究生,她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作为主研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4项,发表中科院一区/二区SCI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论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5分。
以下为她的自述:
为父学药 利在天下
选择药学,源于我父亲的一场变故。
2015年,父亲被诊断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为没有特效药,父亲经常被这种“不死的癌症”折磨得苦不堪言,常常整晚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关节疼到无法运动更是常有的事。身为女儿的我却束手无策,心里便焦急万分。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希望我未来所学专业可以改善我父亲的疾病,于是便坚定地选择了药学,期待有朝一日学有所成,帮父亲缓解病痛。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筛选了许久,又比对自己的成绩,觉得成都大学的药学专业是个不错的选择,医药不分家,医生是治病救人,药师的使命是制药救人,我想也许某一天我能研发出各种疑难杂症的特效药。
进入大学后,随着对药学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我了解到我国约有500万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致残率更是高达百分之六十,而因为类风湿关节炎没有特效药,长期的医药治疗使无数家庭陷入困境,“利在天下者必谋之”,这更让我坚定了走药物研发护佑生命健康道路的决心,我要为父亲、为中国患者以及全球患者提供我们的“中国天然药物”。
记得刚上大一的时候,因为太想提升学业水平,看着室友每日都去实验室做实验,我心中不免有些急切,便找到付强老师,希望能够加入他的项目组,尽快开始实践操作,但我被拒绝了。付老师说,才刚进入大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都不够扎实,他建议我先在大一打好基本功,大二再加入项目组。
我并没有灰心,了解到以后写论文以及各种综述对英语的要求非常高,我便利用软件随时随地记单词,我也很顺利地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课上,我将课堂所讲用密密麻麻的文字记下,摊开我的笔记本,上面有做实验时记录下的实验数据,有看文献的笔记,也有各种基础知识……如今回看,这些笔记见证了我在成大七年的学习。
从小白到药学人
大二这年,我改变了很多,人也变得更有自信了,于是当我听说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张澜学院要招第二批学生时,我便果断报名,并最终顺利地进入了张澜学院。在这里,我可以与不同专业的同学们进行思维碰撞,擦出智慧火花。
我也主动找到付强老师,再次申请加入项目组,这次我如愿了,正式开始跟着老师开展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切入点的天然药物研究。
为了将时间利用率最大化,我每日都会制定plan list,每完成一件事便打上勾,每一个勾都是一分收获。成大七年中,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于本科阶段发表的一篇英文综述。近三万字的英文综述,我和小组阅读了170余篇专业文献,综述总结了接近3万字的英文论文,花费一个月时间确定选题,历时将近八个月的反复修改。从2017年的11月到2019年5月,历时将近19个月的时间才最终定稿,登上期刊。看着期刊杂志上,我们逐字逐句反复修改后的文章,成就感油然而生。而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参谋长”付强老师更是帮助我们一字一字修改,提出修改意见,因为老师和小组成员的帮助,我们才能顺利发表。
药物研发是一条曲折、艰难的道路,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来面对经常性的通宵达旦,还要有强大的心脏来承受无数次实验结果不理想的挫败与煎熬。但一路走来,父亲“愿以身试药”的绝对信任、老师“不怕推倒重来”的悉心指导、团队“你可以,你能行”的有力支持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历经五年多的反复设计和实验,在老师指导下,我发表了7篇高水平SCI论文,也终于筛选出3个具有高效、低毒、价廉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天然药物,有望丰富新药化合物库,应用于临床。
在成大的七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是本科到研究生的七年,但也是匆匆那年,回首一瞬。成大陪伴了我整整七年的青春,见证了我从懵懵懂懂的新生成长蜕变。
征途万里 北大不是终点站
我决心申博,不在一时冲动,而是因为科研路遥远,初心仍在耳畔。
准备工作是2022年7月开始的,我向心仪学校的老师发送了一百余封邮件,但很多邮件都石沉大海,只收到了7次正式的面试通知。在那两个月,我也参与了很多面试,与很多老师进行了交流。两个月时间里更是准备了多份科研计划书,一摞一摞资料书堆在书桌上,准备到深夜都是常事。我将成绩单、获奖情况、本硕阶段工作内容概况、专家推荐信、硕士毕业论文……多项材料整合在一起用来参加初试,在整理的过程中,我有种把自己在成大七年的求学路又重新走了一遍的感觉。
准备初试其实与我平常学习内容差不多,重点在于强化记忆,为了提高英语口语以及单词词汇量,我一般使用有道词典,将记单词融入日常。我喜欢运用“费曼学习法”,用以教代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在输出前加强自我理解,输出时加强记忆,输出后查漏补缺。这些方法对我来说很适用,每一步都很扎实。
付老师十分支持我继续深入学习,也帮助我做了大量工作,在学校、导师的支持下,我开始了我的申博之路。当时申博时,我选择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这五所赫赫有名的高校,但因此我心中忐忑紧张。1月初,我收到了上海交大的offer,但考虑到专业的学习方向以及前期的工作经历,于是又决定去参加了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面试。最终收到了北京大学的offer,便也决心在北大读博。
回想起去北大面试时的场景,我的母亲陪着我一起去北京,刚到北京大学的面试考场,心里激动万分。但原本定好10点半结束的面试,因为一些原因久久没能结束,我的面试时间被推迟到了10点半,于是我便在楼下一个小小的办公室等待,等着等着,我心中不免等得有些紧张了。
终于轮到我进去面试了,但在面试开始前有了一个小插曲,刚一走入面试的教室,便有两三个老师出去倒水,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的情绪,我报考的导师,说了我一些关切的话语,这在一定程度鼓励了我。七八位面试官老师也是温文尔雅,非常亲切,这更是让我放松了许多,最终我拿到了94.8的复试分数,排名生药学方向第一。
从2016年入学至今七年,成大陪伴我整整七年的青春,她也见证了我从“懵懵懂懂”刚入学的新生,成长蜕变的全程。她提供的药学院、高等研究院、中药现代研究中心这样高水平的平台,培养我从“什么都不懂的科研小白”到现在走在科研路上的药学人;她为我提供了进入张澜学院的机会,与不同专业的同学们进行思维碰撞,擦出智慧火花;她给我提供了入党、加入学生会、担任班长与专业负责人的机会,一步一个脚印,使我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在成大成就梦想,在成大成就自己。
我将始终以“做好药,让老百姓更健康”为使命,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读博深造、砥砺前行,哪怕风霜雨打,也会以热情、积极的姿态迎接。期待有朝一日能为成都、为成大科技创新做贡献。“人生是连续的刹那”,过去已成为过去式,把握现在,珍惜未来,我相信只要努力做好当下,保持更新,保持高质量输出,时光一定不负有心人。
编辑:闵秀玲 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