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门遗址穿越千年时光的文化遗存 印证古成都中心地标

19.08.2014  11:12

 
再现唐代摩诃池盛况(局部)效果图绘图杨仕成

 

    原标题:成体中心的考古发现有名字啦 东华门遗址 古成都中心地标

2013年10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进驻成都体育中心南侧工地,进行考古发掘。10个月过去了,这里被命名为东华门遗址,其中发现了从汉代到清代,穿越1000多年时光的文化遗存。

8月18日,四川省文物局在成都主持召开“成都市东华门遗址保护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东华门遗址一带是古代成都城的中心,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开辟了一扇了解汉代至清代成都中心历史演变的窗口。唐代摩诃池、建筑遗迹和明代蜀王府水道遗迹等,为认识古代成都提供了地理坐标,是研究古代成都中心区的历史依据,也是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物支撑。

从这里了解古成都

太平寰宇记》记载,“成都”之名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取名成都。公元前311年,秦征服古蜀、张仪到蜀地筑城,古蜀成为了秦的一郡,郡治就在成都城。从那时到现在,成都历时2300年,城名不改,城池未变。

这个城池在哪里?老一代成都人有个答案:现在的四川科技馆处,就是以前的老皇城。2013年10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进驻成都体育中心南侧工地时,就已经预判到,这片“皇城根下的土地”不平凡。转眼到了今年7月,这片发掘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的土地已经颇具规模,发现有汉、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显露出明蜀王府宫墙基槽、摩诃池、唐代院落、街道、房屋、水井、排水沟、灰坑、灰沟等众多遗迹。

丰富的历史遗存,沉淀了从汉到清的1000多年时光,这块遗址也被正式命名为成都东华门遗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遗址内首次发现了可与文献记载相印证、延续时间长达千年的皇家园林摩诃池,不仅为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再添一份文化遗产,对于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我国的城市考古、园林建筑等考古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摩诃池历史

隋朝始为人工湖 后为千亩皇家池

发掘现场北侧的一段河道,已经是摩诃池在明代时的模样。这个始建于隋代的池子,形成初期约500亩,是隋炀帝开皇二年(公元586年),镇守成都的蜀王杨秀要扩建成都子城时,取土的地方所形成的一个“人工湖”。到了唐代中叶,这里成为了成都著名的风景区。唐代著名诗人高骈以“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来描述摩诃池的“醉人”,诗圣杜甫在池上“莫须惊白鹭,为伴宿青溪”。

到了前后蜀,摩诃池就不再是众人都能够游玩的场所了。永平五年(公元915年),前蜀立国于成都,皇帝王建修建新皇宫时,将摩诃池纳入宫苑,成为皇家园林的一部分。后来的蜀主,扩建王宫、注入活水,环池修筑宫殿、亭台楼阁,范围扩展到1000亩。蜀主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在《宫词》中,形容这里“长似江南好风景”、“水心楼殿盛蓬莱”。五代到两宋,摩诃池的水源逐渐枯竭。明洪武十八年,蜀王朱椿修建蜀王府时,大半个摩诃池被填平了。

明末清初,蜀王府毁于战乱。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蜀王府废墟上又兴建起贡院,只有西北隅仍残留少许水面。到了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摩诃池全部被填平成为了演武场。至此,历时1300余年,令文人骚客们驻足、流连、销魂的“摩诃大池苑”消失殆尽,无迹可寻。

摩诃池现身

文献众说纷纭 初步界定范围

摩诃池虽然常常在古诗词中出现,但是历代的文献中,对于它的位置,大多语焉不详。

在东华门遗址中,摩诃池首现真身,在发掘区的西部和西北部,已经确认的分布面积约4100平方米,而这,只是摩诃池的一个东北角。遗址内的摩诃池,大部分是人工回填的杂土,里面包含着瓦砾和生活遗物的残片,摩诃池边界有明代以前的、南宋以前的、唐以前的3段,证实了历史上摩诃池不断缩小的情况。

现在遗址内市民们所能看到的一段L形的河道,就是蜀王朱椿修建蜀王府时,利用摩诃池改造修建的第一批设施。8月18日的会议现场,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结合近年来对天府广场周围的考古和文献记载,将摩诃池的范围初步界定:南在今天府广场西侧,成都博物馆新址一线;北达今羊市街、西玉龙街一线。西界约在今东城根街一线,而东南界的范围不超过四川大剧院工地。

唐代官衙

小路水井一应俱全 摩诃池边办公休闲

望江楼公园的薛涛墓、始建于唐代的大慈寺、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在成都,从来不缺乏唐朝留下的历史文化痕迹,但多是后世所建。现在,东华门为之锦上添花,在这里发现的唐代建筑遗址,是迄今成都市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

早期的一段唐代遗迹包括了庭院、排水沟和道路、水池,其中一段砖石混筑的路面,长43米、宽1.5米,路面用小卵石拼砌出精致团花图案。在早期遗迹东边,发掘区的中部,唐代晚期的遗迹。在现场来看,这个遗迹是一个正方形的“院子”,保留了明代以前成都的典型建筑特色:偏移中轴,不是正规的“坐北朝南”。院子南北长18米,东西长17米,总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遗址由踏道、露天活动面、排水沟等部分组成,小院里有十字路,还有一处井台,如同一个四合院一般。

美中不足的是,上层的砖筑建筑没能够保留下来,不过,考古者从遗址中发掘出的砖,找到了小院“地位”的象征:砖上烙印着卷草、花卉、菱形纹等图案,与当时普通老百姓的房子有很大区别,据此也可以推断出,该建筑属于等级较高的官府或衙署建筑。进入五代后,可能处于当时的皇家园林——宣华苑的一部分或与之有间接关联。

这座院子,就在唐代摩诃池遗址旁边,唐代的某位高官,也许在推窗就能够看见摩诃池的屋子里办公,闲暇时在河边的这处院落里晒太阳。

明蜀王府河道

水榭拱桥一应俱全 内金水河连护城河

工地的北边,是一段“L”形的“”,这个坑可不小,东西长约70米,宽6-16.5米,发掘的残深有4米。短的一边为南北向,长13米,宽4米,残深约1.5米。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只是这段河道的一部分,河道向西、向北都有延伸,但是由于场地有限,所以暂时没有进行发掘。

河道靠近西方的一处,有两座平台向河道内延伸,使得河道一下子变窄了。这两个在河道两岸位置相对的平台,其实是一对桥墩,明初这里是一个拱桥,可以凭栏远眺。而在河道最北端,一块遗迹中数十根长长短短的木条交错,这些圆木或枋木保存较好,朝上的一面还留着大小一致的正方形孔洞。中国建筑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庄裕光说,这应该是一个水榭的遗迹。水榭一般呈长条或者扇形,是架设在水面上,建筑为三开间或者是五开间,古人可以在水上观景、喝茶、吟诗作画。又是桥又是水榭,明太祖在修建蜀王府时的诏谕“非壮丽无以示威仪”得到了完美贯彻,看来明蜀王可是相当懂得享受。

明蜀王府内的这处河道,具体方位处于中轴线以东,靠近宫城的东墙和御河。御河为城墙外的护城河,而宫墙内的河水也不会是死水,它是与御河相连的。这段人工河道在考古上有个称呼:内金水河。由来是明代的宫殿布局形成了内、外金水河的制度。以北京明故宫为例,外金水河在宫城外,从承天门前流过;内金水河在宫城内,由奉天门前穿过。

内金水河不光是游玩的,还是宫廷建筑兴建施工用水的主要来源、宫城内消防用水的主要来源,整个宫城内排泄雨水、生活用水的干渠。

东华门遗址各朝代遗存一览

汉代至魏晋:遗迹以灰坑、井为主,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钱币。

六朝时期:遗迹有排水沟、灰坑和水池等,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

隋唐五代:遗迹包括庭院基址、排水沟、道路和水井等,其中一段唐代砖石混筑道路保存完好,是迄今为止成都已发现保存最好的唐代道路遗存。晚期遗迹年代约在唐代中期至五代,主要为庭院基址和排水沟等建筑遗址,其庭院基址总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由小十字路、露天活动区、排水沟、踏道、井台等设施组成,保存格局完整,风格古朴。出土以陶、瓷器为主的大量遗物。

宋元时期:遗址有道路、房址、水井、灰坑等。其中三段宋代道路以卵石拼花图案铺陈路面,精致美观且保存情况较好。主要出土遗物为陶器、瓷器,窑口组合有琉璃厂窑、邢窑、磁峰窑、玉堂窑、金凤窑、龙泉窑、湖田窑、钧窑等。

明代:遗迹包括人工河道(御河)、建筑基址、道路和水井等。其中最为重要的遗迹是明代早期修建的蜀王府宫城东南角用砖石人工砌筑的河道。人工河道在明代晚期废弃回填。底部的淤泥层中,出土有数十件明代早期景德镇窑烧造的青花、青白、白、蓝釉绿彩瓷器以及北方磁州窑系窑场烧造的白釉黑彩瓷器,部分可能属于当时的官窑制品。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浩野实习生张怡然摄影吴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