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彝家换新颜 万象更新诉幸福
彝家幸福生活
今天,深入大凉山腹地,随处可见绿树掩映的彝寨民居,粉墙砖瓦、彩梁画栋、檐吊牛头、壁画图腾,一个个彝家新寨如同娇艳的索玛花一样,点缀山间。
索玛花开,万象更新,诉说着这片曾经贫穷落后的土地经历的沧桑巨变和幸福故事。曾经“一步跨千年”,凉山由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今天传奇续演,以“彝家新寨”建设为代表的综合扶贫开发,让小康富裕、文明和谐之风吹遍彝寨。
幸福的一家
综合扶贫开发是凉山最大的民生工程,而彝家新寨建设被摆在了扶贫攻坚的优先位置。尽管“一步跨千年”,但凉山的贫困现状仍未根本改变。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破旧、低矮、潮湿的“三房”,一度成为凉山极度贫困的集中体现。告别“三房”、住上亮堂的新房、过上现代定居生活,是凉山贫困群众急迫的愿望。
乔迁新居喜洋洋
彝家新寨建设继承而又超越了凉山早已实行的“三房改造”,不仅要改,而且要新,要美,要全,要有更高的标准和目标。2011年4月26日,大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启动。当年,共完成334个彝家新寨建设。
“三房照壁斜开门,翘头屋脊挂悬鱼,粉墙黛瓦提脚线”,这是会理县潭溪河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具有川滇神韵的新民居;“廊柱窗花雕案图,飞檐翘脊镶瓦口,一池多改留锅桩,设施配套兴产业”,这是甘洛县村落民居建设及风貌打造风格。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以彝家新寨建设为主的新村建设,轰轰烈烈地在全州四面开花。
盐源县大堰沟村
从2011年—2015年,凉山将建新村2360个,其中安宁河谷地区6县(市)建设1170个新村、大凉山彝区1O县建设1143个彝家新寨、木里藏区建设47个新村,实现22.02万户、102万人集中居住。同时,启动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试点50个,其中2011—2012年建20个,2013年—2015年建30个。
会东县山北村彝家新寨
依托自然环境,尊重历史文化,遵循村庄成长空间,依山就势,串藤结瓜,科学布局村庄村落。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彝家新寨、藏式新村、汉族新村拔地而起,诉说着各族人民拥有新家园后的幸福心声。
冕宁县西河村
有恒产方有恒居,彝家新寨和新农村建设靠什么来支撑?结论显而易见,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才能让村民过上富裕生活。凉山州在建设彝家新寨的同时,注重产业扶持,组织专门力量优化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行业、部门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苦荞麦、草食畜、经济林果等特色产业。有了产业的支撑,美丽的家园就永不会褪色,只会越来越靓。
甘洛县石海乡则俄村
追求幸福的脚步永不停歇,跨越发展的信念从不动摇。今年,凉山决定集中3年时间打攻坚战,规划建设227个极度贫困村彝家新寨,坚持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生活“五新一体”,让3.36万户16.8万名彝族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