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源头管理 十部门启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13.03.2014  12:14

  当前正值春耕时节, 也是假劣农资多发期。 记者从3月12日举行的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工作会议上获悉, 省农业厅将联合省法院、 省检察院、 省公安厅等九个部门, 对农资审批、 生产、 流通和使用等环节加强监管, 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违禁农业投入品行为, 保障全省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今年的专项治理将加大源头管理, 对农资产品质量常态检测进行预警, 将农资产品质量抽样检测纳入农资打假的重要内容, 一旦发现不合格农资产品进入市场流通, 及时互通信息, 作出预警处理。

  此次专项治理将突出抓重点农资、 重点环节、 重点时节、 违法案件查处和长效机制建设。 在重点农资方面, 将以种子种苗、 农药、 肥料等农资产品和农机具产品为整治重点, 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 无证生产经营、 套牌侵权、 未审先推、 跨区域经营等违法行为; 严厉查处禁限农药和假劣农药。 农资批发市场、 专业市场和集散地, 运销大户和乡村流动农资商贩都将被作为重点整治对象。 对一些涉及制假售假、 侵权、 非法添加的重大案件, 将及时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 继续查办一批大案要案, 端掉一批黑窝点, 始终保持农资打假的高压态势。 同时将积极推广实施农资连锁、 统购、 配送等营销模式, 畅通放心农资下乡渠道。

  2013年, 我省各有关部门共检查农资企业9.86万个次, 整顿农资市场3.16万个次, 共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190余万元。 (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