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全面启动 领导小组成立

11.08.2014  02:50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8日讯(记者 杜成)四川新闻网记者今日从四川省发改委获悉,四川“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近日宣布全面启动,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日前也正式成立。据透露,规划编制包括前期工作、起草文本、征求意见、衔接、论证、批准、公布等环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结合四川实际,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上分为前期课题研究和《基本思路》起草、《纲要框架》重大专题研究和《纲要》草案起草和审议等三个阶段。

  据省发改委透露,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要科学分析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准确把握四川省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紧紧围绕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提出“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要充分体现“十三五”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使其成为指导全省“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四川“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把握好五个重点:一是把握好国家关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谋划和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谋划;二是把握好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的主要特征,认真研判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发展形势;三是把握好四川面临的新形势,全面深入分析四川发展条件的变化情况;四是把握好“十三五”期间四川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任务;五是把握好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十三五”的衔接和延续,在规划中进一步贯彻落实。

  据了解,全省“十三五”规划主要工作包括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的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依据。要在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明确四川“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战略重点,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方向和重大举措等。

  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根据四川实际需要,编制五大经济区区域规划,指导经济区内的经济、人口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大工程建设等。要突出区域规划的战略性、空间性、跨行政区的特点,做好编制工作中的部门、地区之间的衔接。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政府指导特定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要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要资源开发利用、重大产业布局、重大民生和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领域,编制一批省级“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要合理把握不同专项规划定位,减少专项规划之间的重复,避免矛盾。

  据透露,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已正式成立,负责全省“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魏宏省长任组长,王宁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编制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并依托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对全省“十三五”规划进行咨询论证。

  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总体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负责起草,省级区域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和区域内市(州)政府共同编制,专项规划分为重点专项规划和一般专项规划,省级重点专项规划由省级有关部门负责编制,对于涉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跨多个领域和部门的重点专项规划,由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审定,并将规划的范围、目标任务、资金平衡等重要内容向省政府常务会议报告后印发实施;一般专项规划由省级部门根据需要自行组织编制,由行业主管部门审议并经省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印发实施。

  各市(州)、县(区、市)要做好本地“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加强与上位规划的衔接。市、县可参照省级规划做法,根据本地实际需要编制专项规划,有条件的市、县要积极探索推进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