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来袭 水利扶贫工作大力推进

27.07.2015  11:32

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是确定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即确保全面脱贫的目标阶段。就四川省来看,目前,全省依然存在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的状况,贫困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于今年6月1日,《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正式实施,既贯彻国家扶贫开发战略,又凸显四川特色。特别明确五大扶贫工程: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

  同时,作为水利行业的扶贫工作自然不甘落后,省水利厅积极带头主持水利扶贫工作,充分调动省、市、县、乡和群众的积极性,各级联动,共同攻坚,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以秦巴山片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4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88个县(市、区)为重点,全力实施饮水安全、水源保障、产水配套、水生态治理、人才支撑五项水利扶贫行动,为当地推进产业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作出贡献。笔者认为:水乃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既有生命。自大禹治水到李冰修筑都江堰,人们就懂得充分利用水资源为生产、生活服务,变害为利。近代,水利工程更是替民消灾、为民造福。如今,四川将抓住机遇,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大力推进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水利工程建设。

  笔者了解到,在“十三五”期间,四川水利将投入678亿元完成水利扶贫任务,并重点解决最困难的四大片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的 “因水不稳、因水不兴、因水致贫”难题。并以此为突破口,把改善贫困地区的民生作为主要任务,加强贫困地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利支撑与保障。故编制好“十三五”水利规划,大力推进水利扶贫工作,切实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持和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