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四川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解读

08.12.2015  11:46
核心提示:7日,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系列发布会第三场——“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新格局”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就“十三五”时期四川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做了解读。     7日,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系列发布会第三场——“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新格局”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就“十三五”时期四川如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做了解读。

  “十三五”时期,四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发展统筹,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力争2020年成都经济总量破1.5万亿

  “十三五”期间,四川将支持成都率先发展,突出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推动全面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建成西部金融、物流、商贸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打造国内外产业、资本、人才汇集西部的首选地和内陆开放门户,加快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更好发挥带头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唐利民介绍,力争到2020年,成都市经济总量突破1.5万亿元,成都经济区经济总量突破2.8万亿元。

   2020年过两千亿市(州)预计达8个

  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加快培育五大新兴增长极,加快建设天府新区,同步规划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空港经济区,打造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推动川南经济区率先突破,加快川南多中心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我省沿江和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大力培育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扶贫攻坚,建设国家重要清洁能源化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加快建成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着力打造攀西特色经济区,做大做强钒钛、稀土、清洁能源、亚热带农业、阳光、生态、康养、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加快推动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优先改善和保障民生,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唐利民介绍说,到2020年,经济总量过千亿的市(州)将进一步增加、过两千亿的市(州)预计达到8个。

   力争2020年经济总量过百亿的县超130个

  唐利民说,按照县域主体功能定位,加强分类指导,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现代农业强县、工业经济强县、旅游经济强县,力争到2020年,经济总量过100亿的县超过1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