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配建救援停机坪

08.01.2014  03:55
长期生活在康有为故居内的居民,对这里依依不舍。(资料图片)京华时报记者潘之望摄

  西城

  京华时报讯 (记者文静)昨天,记者从西城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获悉,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于年底开工,预计2017年投入使用。该医院邻近地铁与高速路,半数床位用于妇幼,将有力改善中心城区医疗资源紧张局面,而进京看病的河北、河南患者将可直接就近入院。

  西城区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昨天接受采访时透露,年底大兴院区将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左右竣工投入使用,该医院将成为北京城南地区首家国家级医院,预计将强有力地改善中心城区医疗资源紧张局面。

  刘玉村介绍,该医院设置1200张床位,其中五成用于妇幼。医院建筑面积现在18万平米,接近目前中心城区北大医院的建筑规模。预计门诊日均5000到6000人。刘玉村介绍,该医院毗邻高速,进京看病的河北、河南患者可直接就近入院。

  据介绍,新院区最大特色是配建停机坪,“在五环外具备停机条件、低空飞行条件,而且位于新机场附近,具备建设直升机机库条件,为抢救病人节省时间。

  据悉,该院区地块在地铁4号线高米店站南200米,2013年正式立项,国家投资三分之二、北京投资三分之一建设,将成为城南第一家国家级医院。

  ■重点项目

  建8平方公里金融中心区

  西城区人民政府区长王少峰介绍,今年金融街将按照南北连片、资源整合、统筹规划、辐射联动的思路,推动“一核心、四街区、两配套”布局形成,加快打造8平方公里的金融中心区,强化国家金融中心功能。

  王少峰介绍,所谓一核心、四街区、两配套是金融街未来发展的空间布局。“一核心”是指1.1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重要载体和金融总部功能的主要承载区。“四街区”是指太平桥街区、礼士路街区、复兴门街区、广安街区,分别是金融总部功能延伸区、大型金融机构承载区、金融服务功能区和新兴金融业态承载区。“两配套”是指白塔寺地区和南闹市口地区两个风貌保护配套区。

  此外,年内一些重点项目的建设将全面推进。预计金融街将实现开复工面积155万平方米,确保月坛项目按期竣工,实现华嘉、丰盛西区C区等项目开工,加快推进丰盛DE区、广安一期、大吉BCD等项目建设,预计新增办公面积49万平方米。

  ■环境工程

  长安街沿线提升环境质量

  西城今年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城市宜居水平,以良好的环境迎接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和国庆65周年。

  据介绍,西城将全面提升西长安街沿线、城市环线、主要旅游景区及会场周边等区域的环境景观水平,为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和国庆65周年做好服务保障。完成北二环城市绿廊(西城段)建设,完善城市绿道系统。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现1.4万户居民生活无煤化,淘汰老旧机动车1.9万辆,加大扬尘污染控制力度,打造金融街核心区、中关村西城园绿色生态示范区。

  ■其他发布

  保 将修缮康有为故居

  启动实施“名城、名人、名业、名景”工作理念体系,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模式,努力在公房流转、文物腾退等方面先行先试。实施“文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广中南海周边文保区景观提升工程试点经验,重点抓好景山北海周边、国家大剧院西侧等文保区项目。继续推进文物“解危、解放、解读”工程,启动粤东新馆文物征收工作,对康有为故居、谢枋得祠等文物实施修缮保护,出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开展品牌宣传活动,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住 10片棚户区将改造

  按照全市到2017年基本完成四环内棚户区改造任务的要求,西城成立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文保区修缮、危改、城中村边角地、新增棚改等四类项目。将加快实施百万庄北里居民住房改善等14个续建项目,启动棉花片危改等10个成片棚改项目。完成1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任务,翻建、修缮平房5200间,为居民群众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行 61条道路将大修

  将研究制定道路建设三年计划,完善市政道路路网体系,力争完成西直门内大街拆迁并启动道路施工,重点抓好北新华街、槐柏树后街等市政道路征收拆迁,协助做好地铁7号线、16号线建设以及地铁6号线、8号线织补项目。加大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力度,实施61条道路大中修、24条道路无障碍设施和4条道路微循环改造,抓好架空线入地和菜市口220千伏变电站建设,加快公厕和环卫设施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原标题: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将配建救援停机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