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居住交通……发展共享经济 成都主推九个重点方向

23.01.2018  16:33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冉倩婷)在推动共享经济一直走在国内前列的成都,接下来,确定了将“主推”的共享经济九个重点方向。这是记者从1月23日召开的《成都市关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新闻见面会上获悉的。这也是成都决定发展的“六大新经济形态中”第一个出台相关实施方案的。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0年,成都要形成5个以上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细分应用领域,培育瞪羚企业10个,潜在独角兽企业5个,独角兽企业1个。

  九个重点方向,分布在生活性服务领域和生产性服务领域,具体来看:

  【生活性服务领域】

  1.交通出行共享。运用科技手段加强行业监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促进共享单车行业规范、可持续发展。鼓励本市优势整车企业进驻网约车市场,加快服务网点布局和充电设施建设,大力支持新能源车企开展分时租赁业务。加快实现全市公共停车基础信息动态、实时管理,推进停车资源“分时共享,错时共享”发展。从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方面,为交通领域的共享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和硬件支撑。

  2.医疗健康共享。通过“互联网+医疗”,推进基于优质医生资源的分级诊疗、多机构执业,提升基层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智能终端+就医”、“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创新,以医联体、共享医院、健康医疗大数据等手段推进智慧医疗,促进大型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信息等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医疗健康资源共享。支持建设独立的医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等第三方医疗机构。加强市、县、乡(村)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监护、双向转诊等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3.居住空间共享。加快城区的闲置公寓、闲置楼宇、老旧商业设施、老旧厂房和闲置商业地产以使用权共享的理念合理他用,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开拓居住空间“去库存”新途径,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在市内主要旅游区、商务区的住宿领域以“产权共享+换住共享”、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等多种模式推动房屋共享。

  4.文体娱乐共享。聚焦成都休闲之都、美食之都、音乐之都、非遗之都的特色,推进代买代购、智慧餐饮、私厨饭局,以及艺术馆、体育场地设施等非公共文体设施分时租赁、团体合购新消费共享模式,鼓励蜀锦蜀绣、川剧、四川曲艺等特色文化通过直播平台进行传播交流,促进文体娱乐服务业个性化、定制化和分众化发展。

  【生产性服务领域】

  1.制造资源共享。贯彻落实国家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等公共服务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动制造企业生产能力资源与互联网平台全面对接,实现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数据管理、技术标准、工程服务等生产全周期的专业服务搜索、供需对接和外包服务的O2O模式,提升中小企业快速响应和柔性高效的生产供给能力。鼓励企业以租代买、分时租赁等多种方式共享制造基础设施设备,拓展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支撑的生产协作、众包生产、柔性定制业务,促进产业链协作,提升本地产能配套率。

  2.科创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信息情报共享服务平台等在线平台运营机制,通过双向整合供需信息、按需定制服务、双向评估激励等措施,推进科研仪器设备、科研数据、科研文献及实验室的开放共享,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大型企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加强对口合作,打造科研人才分享平台。支持发展移动工位、联合办公、独立工作室、开放社区等众创空间共享,鼓励写字楼、园区、大企业、机关单位利用闲置和低效办公资源自建或与专业共享办公平台共建共享办公空间,实现传统办公空间向数字化、智能化、共享化、平台化的共享办公空间的转变。

  3.知识技能共享。鼓励知识技能服务的众包众创平台建设,支持平台企业建立健全服务标准和验收标准,推进知识技能共享服务专业化。引导工程、设计、金融、法律、餐饮等各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参与线上线下服务,突破“场所办公”、“固定雇佣关系”限制,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实时共享和知识技能变现。

  4.教育培训共享。引培知名教育培训分享平台,引导成都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利用,支持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集在线培训、职业教育、知识分享、就业辅导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共享平台,通过在线远程教育、慕课(MOOC)等方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鼓励“”共享教育平台发展,推动全球范围内各类高等院校、实业企业、科研院所、知识大V等优质资源生产方在更广范围内优化配置,打造开放的教育培训共享生态圈。

  5.物流资源共享。加快搭建集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交换、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跨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物流资源共享。深化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大力推行“统仓统配”、“多仓共配”等仓配一体化和多式联运、甩挂运输、驼背运输、无车承运等先进物流模式。鼓励建设城乡配送末端公共服务站点,推广共享快递柜,有效破解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难题。支持标准化托盘、周转箱和笼车等物流单元器具动态循环共用,提升使用效率。支持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新零售模式。

  成都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生产性服务领域的这几大共享,是《实施方案》的一大亮点,“目前,大家对共享的概念主要集中在生活性服务领域,对于工业、创新创业领域的‘共享’,将会产生深层次的作用。

  【发展目标】

  根据《实施方案》公布的工作目标

  到2020年,共享经济要成为成都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动能,建成全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场景策源地和应用领先城市。

  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共享、开放的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活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均衡。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实体经济与共享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创业领先示范效应明显,形成5个以上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的细分应用领域,培育瞪羚企业10个,潜在独角兽企业5个,独角兽企业1个。

  发展环境显著提升。全社会对共享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入,共享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破除,相关标准规范、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政府、社会、企业协同治理有效格局基本形成。

  【发展背景】

  根据成都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共享经济在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动态及时、精准高效的供需对接,将分散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的新型经济形态。

  从全球范围来看,共享经济正在向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全面渗透,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和就业模式,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发展趋势,也必将催生新动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欧盟、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从国内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浙江、重庆、甘肃等地先后出台促进共享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据统计,2016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已达3.9万亿元,增长率高达76.4%,成为我国经济发展6个新增长点之一。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共享经济将保持40%左右的增长,到2020年,共享经济规模将突破10万亿、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

  从成都市发展实际来看,共享经济模式已渗透于交通、住宿、医疗、旅游、生产等诸多领域,一批共享平台企业纷纷崛起。面对共享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成都市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审慎监管的手段,出台或正在研究拟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享单车管理的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平台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政策,为促进共享经济发展进行了先行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仍存在涉及领域不广,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不足以支撑共享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鉴于此,为贯彻落实成都全市新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把成都市建成全国共享经济发展的场景策源地和应用领先城市,成都结合成都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研究起草了《成都市关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旨在完善共享经济发展顶层设计,明确政策导向,释放积极信号,消除各方疑虑,凝聚社会共识,推动成都市共享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