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赴德学习第二天 公交车上救老太

15.02.2016  07:24

  “为医生老婆的专业素养点赞。”昨天一早,省人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王浩初发了一条朋友圈,没一会儿功夫,点赞加评论就有几十条了。

  王浩初的老婆,是省人民医院的急救中心副主任医生朱蔚,2月12日出发到德国柏林的夏里特医学院交流学习。到德国的第二天,就在柏林的公交车上救了一位心跳呼吸骤停的老人。

  公交车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联系上了王浩初,还原那惊心动魄的10分钟。

  一同前往德国的,除了朱蔚之外,还有急救中心的主治医生倪银,这天,两位女医生坐公交车到附近的超市买生活用品。

  车到终点站,两人准备下车了,可是朱蔚看到坐在最前排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情况不对。

  在国内,每天都要救治各种突发状况的病人,老太太闭着眼睛重重喘气,这样的信号对于专业急救医生来说,已经足够判断危险了。

  两人走到前排,用英文和老太太打招呼,老太太没有反应,拍了拍她,还是没醒来,再伸手摸摸脉搏,已经感觉不到了,病人必须马上急救。

  朱蔚和司机打了招呼,马上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122,接着她和倪银以及仍在车上的一位年轻帅哥,将老太太扶起,平放在地上。

  接下来就是最专业的心肺复苏,两人分工明确,一位在胸外按压的时候,另一位确保老太太气道通畅。

  这样急救了10分钟左右,救护车也赶到了,带着专业设备的急救人员接替了两位中国医生的工作,用上了呼吸球囊人工通气,AED心理检测,老太太终于醒了过来,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目睹全程的公交车司机对她俩竖起了大拇指,之后赶到的急救医生也在夸她俩professional(专业)。“这就是猝死状态。”王浩初说,这样的情况 下要急救成功,最关键的就是头几分钟救护要到位,“希望更多中国人在国外都以天使这样的形象出现。”王浩初在朋友圈里写道。

  本报记者  张苗  本报通讯员  陈晓华

责任编辑:苏未然 SN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