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医生独坐600天反对过度医疗 被骂要整垮医院

13.01.2014  14:29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   走廊医生   穿着白大褂的兰越峰已经在医院走廊里待了600天,病人都叫她走廊医生   她的工作   曾经是绵         核心提示  

 

   走廊医生

  穿着白大褂的兰越峰已经在医院走廊里待了600天,病人都叫她“走廊医生”

   她的“工作”

  曾经是绵阳市人民医院的超声科主任;如今每天坐在走廊里,时而看看书,时而发发呆,偶尔有病人过来咨询就帮忙解答一下

  近两年来,绵阳市人民医院原超声科主任兰越峰,竟在走廊上班,这是为什么?兰越峰说:“(医院有人)说我挡了他们的路。”据央视报道,女医生兰越峰是因为反对过度医疗,被院方“发配”到了走廊里,成为一名“走廊医生”。

  医院的工作人员跟她好像就是陌路,在记者拍摄的一整天时间里,几乎没有一位同事和她说过话。从好端端的一位科主任,到如今的走廊医生,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兰越峰表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她不想同流合“污”,也就是过度医疗。

  “走廊医生”让谁脸红

  近日有媒体报道,四川绵阳一兰姓医生拒“过度医疗”被赶到走廊,长时间以来,每天只能在走廊里“上班”,成了一名“走廊医生”。腾出来的一席之地会留给什么样的医生办公呢?

  这名兰姓医生被赶到走廊是因为拒绝“过度医疗”,挡了某些人的“路”。这名医生不愿意配合,才被赶到走廊成了“走廊医生”。

  试想一下,如果这名医生完全配合,那么被赶的可能性不大,甚至不会被赶,还有可能得到一些好处。

  诚然,医生的收入并不可观,即便如此,也不能靠有失医德的创收行为增加收入。救死扶伤、为病人减轻负担是医生的职责所在,这是医疗体制机制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如果失去了医生最基本、最核心的职能和作用,那么整个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行就无从谈起。对此,医院管理者和政府监管部门要有清醒的认识。

  尤其要警惕一些医院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以“指标”论英雄,以“考核”为准绳,在利益的驱动下,个体有失医德的行为难免会出现。

  全社会希望看到更多的有医德和良知的医生。不能让只想着创收的医生占据“走廊医生”应有的一席之地,不能让本可以为百姓救死扶伤、为医疗体系正常运行发展作出贡献的医生没有“行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