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的自白:发生艾滋“职业暴露”后痛哭

12.12.2014  00:59

        中新网成都12月11日电 (记者 胡敏)“目光直奔倒数第三行的HIV检查结果,看到是显阴性时,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喜极而泣”,妇产科医生刘小玲(化名)讲到了自己的一次职业暴露时,还是没能忍住眼泪。

        11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的讲座上,几位发生过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以此告诫听者“职业暴露”预防的重要性。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三个月内频繁感冒,免疫力低下,这其中有些符合艾滋病患者的特征”,今年身体健康状况突下,让刘小玲警觉了起来。

        刘小玲回忆了三年前一次职业暴露:一位孕妇被送到了急诊室,需要马上手术终止妊娠,在手术的过程中,刘小玲接触到患者的血液。

        事后,该名孕妇被查出HIV呈阳性,然而,当时这并没有引起的刘小玲注意,直到今年自己身体出现一些状况。

        “在拿到报告前,整夜未眠”,刘小玲在自己单位做了验血报告,她甚至想到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被感染,那么自己就选择悄悄离开家人,离开同事。

        所幸的是,在经过焦心等待后,刘小玲的检验报告显示HIV呈阴性。

        22岁的感染科护士张兰(化名)在今年十月也发生了一次职业暴露,当时她的左手的无名指不慎被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针头划伤。

        “感觉天在自己的头上,心理反应特别大”张兰说,那次职业暴露后,自己痛苦了一场,每天在网上查艾滋病的相关症状,把自己对号入座。

        对于所发生的职业暴露事故,张兰只能独自默默承受。那段时间,当她给新病人扎针时,自己的双手都会发抖。

        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数据显示:2013年该院发生了职业暴露122人次,2014年1月至11月共计发生了职业暴露88人次。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的各大医院主要通过制定防护措施指南、设有专门的组织和管理系统、加强个人防护用品、记录暴露事件等措施来预防职业暴露。

        “医生作为高危职业,医院作为高危环境,职业暴露的预防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四川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邓绍平说,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是对医护人员自己的保护,也是对病人的保护。

        在当天的讲座上,经历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也呼吁,在就诊过程中,希望患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

        “我会再选择医学,但不会选择感染科”,张兰谈到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职业时如是说。而刘小玲则选择了不会再做医生。

        据了解,2013年12月,在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将艾滋病、白斑、爆震聋等职业性疾病进入调整后的职业病范畴之中。医护人员及人民警察在医疗活动或执行公务时感染艾滋病可享受工伤保险等待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