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医保:2014有望“一卡通” 2015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16.04.2014  10:05

    4月15日,成都市一家医院内排队缴费的市民。

    几天前,成都市民李女士带着7岁的孩子去医院看病,因为怕挂不上号,他们早上7点多就赶到了医院,排队挂号加上排队看病,他们中午12点才看上病,花了4个多小时。李女士说,看个病,真不容易。

    看病贵、看病难早已是老百姓的心头之“”。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现行医疗体制该为自己“把把脉、治治病”了。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的综合改革,力求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一系列难题。

    连日来,本报以“问诊看病难”为题展开专题报道。有读者致电华西传媒呼叫中心96111反馈说,在“看病难”的原因中,医保政策存在的不便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除此之外,他们也希望社会办医能够被规范,让病人有更多的选择。

    正如读者所期待的,医保改革、规范社会办医能否成为破解“看病难”的双保险?华西都市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医疗之困

    困扰患者的“假出院

    事例:患者被强制出院后离世

    2012年10月,在广州读博士的龚晓峰身患重病的母亲长途跋涉从四川来到广州治病,却因为广州某医院强制其出院,导致病情恶化离世。

    龚晓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母亲在住院第19天的时候,他向医生询问了母亲的病情。“医生告诉我,住院17天后要办理一个转院手续,就是出院再入院,也叫假出院手续。”于是,第二天他父亲就去把这个手续办了。

    没想到的是,在办理出院手续半小时以后,医生向家属通知:“假出院”变为了“真出院”。“当时很突然,我们提出如果是由于医保限制不能住院,愿意自费住院。但科室主任还是不同意。”龚晓峰说,出院60多个小时之后,母亲突发高烧,随后病情就急转直下,最终导致了悲剧。

    医院为什么要让他们“假出院”?为什么不继续治疗病重的母亲?后来,才有人告诉龚晓峰,是“医保总额预付制”惹的祸。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