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3区试点负面清单 明年在条件成熟区推广
2014年
试点阶段
制定出成都市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内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并建立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同时梳理出成都市本级准许清单,并建立健全相关权力运行标准;然后建立健全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机制,研究制定成都市相应的监管清单。
试点范围
天府新区成都片区、高新区、经开区(龙泉驿区)
2015年
总结推广阶段
总结在试点区域推进改革的经验和不足,深入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并在成都市条件成熟的区(市)县推广此项改革。
外商投资准入
负面清单
以清单形式列明外商投资准入的特别管理措施,清单上列明的项目,实行特别管理措施,清单以外的项目,外商投资享受与内资一样的国民待遇。
内资投资准入
负面清单
以清单形式列明在成都行政区域内禁止和限制国内企业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项目等,清单以外则充分开放,企业只要按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注册登记、申请审批或备案即可开展投资经营的有关活动。
区域发展
负面清单
以清单形式列明在各自区域内禁止和限制企业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项目等,清单以外则充分开放。
推行负面清单 让市场主体更具活力
上海自贸区获批后,“负面清单”成为经济热词。从今年3月起,成都开始分项目、分时间和分区域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制度,改革公司注册及其他登记事项。负面清单管理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简言之就是对外来投资“非禁即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和负面清单管理的推行,让市场主体更具活力,行政权力进一步规范,社会经营环境更加公平。
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成都市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工作方案》(简称《方案》)已初步成形,年内成都市将探索开展负责清单管理模式,首先将在天府新区成都片区、高新区、经开区试点负面清单。据了解,成都市将推行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制度,将有利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准入清晰、公平透明、监管有力的运行新机制。
“三单”管理制度
构建经济运行新机制
据《方案》,成都市将充分发挥成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率先开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推行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准入清晰、公平透明、监管有力的运行新机制。
推行负面清单(Negative List)。改革市场准入的管理制度,明晰内外资在成都投资的市场准入限制,探索破解投资领域的“玻璃门”“弹簧门”,促进投资便利化;通过负面清单的引导,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成都市产业转型升级。
推行准许清单。对照负面清单,制定公示各级政府准许清单,探索网上审批,有效减少审批、非审批事项,进一步打造高效公平廉洁的服务型政府。
推行监管清单。转变政府监管方式,弥补负面清单、权力清单的监管空白,规范监管行为,优化投资环境。
三张负面清单
促进投资便利化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一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投资准入管理制度,政府以清单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企业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清单以外则充分开放,企业只要按法定程序注册登记即可开展投资经营活动。
未来,成都也将出台负面清单,从外商投资准入、内资投资准入和区域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负面清单管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是指以清单形式列明外商投资准入的特别管理措施,清单上列明的项目,实行特别管理措施,清单以外的项目,外商投资享受与内资一样的国民待遇。
内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是指以清单形式列明在成都行政区域内禁止和限制国内企业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项目等,清单以外则充分开放,企业只要按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注册登记、申请审批或备案即可开展投资经营的有关活动。
区域发展负面清单是指在成都行政区域内的各区(市)县结合自身情况和发展特点,以清单形式列明在各自区域内禁止和限制企业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项目等,清单以外则充分开放,企业只要按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注册登记、申请审批或备案即可开展投资经营的有关活动。
“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在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构背景下的必要之举。”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成都市正在积极建设国际化城市,开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与国际接轨,改善市场环境,对吸引外资进入和整个市场的规则透明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建立这一模式还有利于引导成都市产业转型升级并提高投资效率,带动全市的全面改革。成都商报记者王楠
原标题:今年成都3区试点负面清单 明年在条件成熟地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