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驿区“痕迹管理”推进科技创新综合管理改革

03.02.2015  19:07

    新华网四川频道2月3日电(本网记者 许茹)龙泉驿区立足科技项目管理不够精细、研发课题市场化导向不够突出、财政科技资金配置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通过建立痕迹管理制度、创新新型补助体系、设立资金配置依据等改革举措,提升了科技创新综合管理服务水平,激发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活力。

    建立从“一支笔”到“多支笔”的痕迹管理制度

    着眼解决科技项目实施流程控制、过程监督不够规范等问题,龙泉驿区研究制定了《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施流程》,改变以往科技项目粗放管理的做法,将原有的“指南发布、项目受理、项目立项、监理验收”等4个环节,细化为项目调研、指南编制、指南发布、申报受理等11个环节,对各环节的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工作内容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每个环节牵头负责人必须签字认可后方能进入下一环节,将过去“一支笔审批”的项目立项制度变为了“多支笔会审”,由以往的一个部门说了算变为由多个部门联合监督实施,确保了项目组织实施无缝对接、规范有序,项目过程监管履职尽责、落实到位,初步形成了“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的痕迹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了区域科技计划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完善从“前补助”到“后补助”的新型补助体系

    着眼解决由政府引导科研选题、以课题制为支撑的科技经费前补助方式存在的管理成本高、资助风险大、投入收益不成正比、易出现权力寻租等问题,龙泉驿区立足实际调整了《科技计划体系框架》,明确了针对特定项目“由研究开发单位先行投入资金,取得成果并通过验收审查后,再给予经费补助”的后补助方式,逐步建立前补助与后补助相结合的新型科技资金补助体系,提高了科研经费的安全性,简化了管理流程及管理成本,增强了财政科研经费的使用绩效。同时,突出企业科研选题的市场化导向,强化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

    落实从“集体审”到“标尺量”的配置量化标准

    着眼解决以往财政科技资金配置缺乏标准依据、对项目确定资金配置额度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龙泉驿区研究制定了《科技计划项目资金配置实施办法》,从项目创新性和先进性、预期绩效水平、项目支撑引领作用、项目单位承担能力、专家评估意见等5个方面,对进入拟立项科技计划项目库中的项目进行综合考量,按照拟定的考量标准进行量化评分;并根据得分情况,将不同分值区间的项目确定为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三个类别,不同类别的项目落实差别化的资金配置额度,减少了行政决策在科技项目经费配置中的作用,实现了科技资金配置从凭“主观印象”配置到靠“操作标尺”配置的转变,提高了科技资金配置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