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强化三种意识 守好三条红线

25.06.2014  10:55

    达川区现有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地下水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条状低山区,约占总水量的41%,广大的红色丘陵及北部台状低山区占59%;地表水因水利工程的病害严重而大幅减少。降水时空分布也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57.8㎜,主要降水集中在5—9月,降水量为915.7㎜,占全年的77.8%;水土流失面积974.21km2,占幅员面积的43.4%,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37.45万t,土壤侵蚀模数4490/ km2•a,属中度水土流失区。水利资源的极度弱化和水土流失的逐步扩展令人堪忧。强化资源管理,严守三条红线已成水利之责、工作之重。
    强化宣传意识,着力营造自觉守法氛围。充分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安全宣传月”和“科技四下乡”等活动,大力开展水法律法规知识“六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户、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活动,大力宣传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控制、功能区限制纳污及防汛抗旱、水源保护等知识,通过法规讲解和知识传导,全面营造出一种“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强化服务意识,着力搭建依法行政平台。通过转变工作作风,从被动服务变主动出击,安排由水资源股、法规股、行政审批股和水政执法大队联合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企业、非煤矿山、洗石场等场所,现场查看取水、取土和取石和排污现状,讲解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的好处,梳理排污口设置和取水许可证办理的相关疑难。通过主动上门服务,让部分业主明白了违法行动的危害,主动接受处理,自愿办理手续,形成了依法行政的良好格局。2014年,我区有5家取水企业自主申请办理了取水许可,11家企业正在办理之中。
    强化管控意识,着力构建违法必查网络。一是建立水利工程和河道管护巡查网。为了强化巡查保护水资源,全区组建了12个水政执法中队,通过日巡查、月排查制度的建立,对全区的水利工程、涉水违法活动与建设进行了排查,建立了台账,构筑了无缝可钻的防护网。二是构建涉水违法活动的查处体系。按照“分级摸排、联合查处”的模式,对全区的涉水违法活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将查处到的违法活动及时按程序完善了相关资料,并准确录入到行政执法运行平台上,让其无所遁形。通过努力,全区共查处涉水违法建设和违法取水等17起,取缔非法采砂1起。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