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4小时四川区域性污染态势持续 部分城市污染加重

21.01.2015  11:27

    四川省内区域性空气污染结束仅一天,污染态势又卷土重来——

    1月20日16时,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发布《近期全省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分析》,20日,四川省14个城市空气污染,预计未来24小时内,区域性污染态势将持续。

    受入川弱冷空气影响,18日我省空气质量改善,区域性污染一度结束。为何改善不到一天,区域性污染打个“转身”又回来了?改善空气质量,莫非只看老天爷“心情”?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预测 24小时内部分城市污染加重

    自18日我省空气质量改善,区域性污染一度结束后,19日,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开始慢慢爬升,为91μg/m3,较18日上升18.60%,又呈区域性污染。其中,自贡重度污染,成都、泸州、内江、南充、广安、达州中度污染,绵阳、遂宁、乐山、眉山、资阳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截至20日16时,广安、达州重度污染,成都、德阳、泸州、自贡4市中度污染,绵阳、眉山、乐山、南充、遂宁、内江、资阳、宜宾8市轻度污染。

    据预测,24小时内,盆地大部以阴间多云为主,盆地北部污染气象条件略微好转,但盆地大部仍以静稳天气为主,区域性污染态势将持续,部分城市污染程度可能进一步加重。

     分析 入川冷空气较弱污染物清除不彻底

    据省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罗彬分析,今冬四川盆地的污染气象条件和往年有所不同,冷空气入川相对频繁,但都较弱,因此对污染物清除不彻底,这也导致对冷空气影响程度和空气质量改善力度的预测难度加大,甚至出现偏差。

    罗彬介绍,自进入去年12月后,受不利污染气象条件影响,盆地内已出现两次冬季常态下的区域性污染天气过程,而上年同期出现了4次。同比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上半月,全省PM10平均浓度下降了7.8%和23.5%;成都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24.2%和33.1%,重度污染及以上的天数减少了8天和3天。“这主要是各地进入冬季后,加大了污染防控力度,同时由于弱冷空气来得比较频繁,这也使得污染物浓度值时常有回落。

    对策 执行预案强制减排同时常态治霾

    针对持续性区域性污染,能否人工增雨缓解?罗彬说,人工增雨需要冷热交汇的对流条件,一般夏季才有,冬季不太具备。目前,我省21个市(州)主要根据不同空气污染级别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行相应的强制性污染控制措施,缓解冬季雾霾天影响,比如增加保洁频次,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限产或部分停产,土石方施工工地停工等。

    昨(20)日,成都市已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三级预案。虽然应急预案已启动,但罗彬表示,要从根本上改善冬季雾霾污染,不能仅靠风吹,也不能仅靠人工增雨等应急措施,关键要靠“常态化治霾”,要对目前的应急防控措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估,把一些措施固化为冬季的常态控制方案。(记者 刘宇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