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心城区地铁建设成网 轨道交通分担率超过35% 将大大缓解拥堵

18.09.2015  10:38

  预计到今年年底,成都地铁运营线路将达到6条,运营里程达到88.5公里,运营车站达到70座。与此同时,地铁6号线一二期、18号线、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0号线二期正在筹备中,计划明年开建。成都为何要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它在公共交通中又占据了怎样的优势?

  2020年地铁线路将在成都中心城区基本成网,形成四通八达的线路格局,会大大缓解中心城区的拥堵问题。

  ——成都地铁公司总工程师朱开伟

  东京轨道交通分担90%的出行

  成都仅有15%

  “成都的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二,还有400多万辆电动车,混合交通特征明显,交通压力较大。”成都市交委有关负责人告诉成都晚报记者,而路面的扩容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加快发展公共交通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对成都来说,轨道交通建设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跟国内外发达城市比还有差距。市交通发展研究院的一位专家给记者列出了几组数据,东京地铁约316公里,通勤铁路线达2000公里以上,客流量超3000万人次/天,承担了90%以上的公共交通出行,其中轨道交通占比90%。纽约地铁约373公里,占公交分担率的85%左右。

  “上海也有约6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线网,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50%左右。广州虽然只有270公里的轨道交通,但是它占公交分担率约40%。”这位专家表示,成都的常规公交和地铁的客流总量是610万人次/天,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为42%,其中轨道交通仅占15%左右。

  2020年成都中心城区轨道交通

  分担率将超35%

  市交通发展研究院的专家向记者表示,轨道交通的通达性更强,而且更加准时,突破了地面交通饱和的瓶颈,轨道交通成网建设成为大城市破解公共出行的关键。

  2014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显示,上海远期轨道交通线网将由21条线路组成,全长约1051公里,预计日均承担客运总量2215万乘次,占公交客运总量的52%;广州线网结构已由“网格+放射”提升为“环形+放射”,远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共由31条线组成,其中城市线21条,总线网里程1221公里。预计到2018年,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重将达到38%。

  记者从市交委了解到,2014年底,成都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占公共交通出行的85%。按照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心城区将建成轨道交通主体网络、基于“三环十六射”的中运量公交网络、按需全面覆盖的普通常规公交网络在内的现代立体公共交通体系,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5%以上,其中轨道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35%以上。“第一轮规划主要解决地铁‘有与无’的问题,补充规划则解决加快建设进度和密度的问题,并延伸到了二圈层。”成都地铁公司总工程师朱开伟曾表示,2020年地铁线路在中心城区基本成网,形成四通八达的线路格局,会大大缓解中心城区的拥堵问题。

  成都晚报记者 董亮 摄影 黄尚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