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四众”模式 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

06.01.2016  07:02

作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金牛区坚持“教体融合,以人为本;体教结合,人才为先”的理念,大力营造“阳关体育,快乐足球”的良好氛围,以“四众”模式深入探索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众创”——汇众智推动发展模式创新。 一是试点“联办中小学生足球三级训练班”,推动教育、体育、学校三方共同参与,学校、家长、运动员三方联动,实现人、财、物优势有效集中。二是注重足球特长与文化课同步发展,实现校园与训练场的无缝对接。组织较高规格的训练、比赛,拓宽学生出口渠道。三是建立小学6年、中学6年“一贯育人”机制,形成学生球员选拔、训练、比赛、输送一整套完备的体系,完成青少年足球梯队建设。四是建设“行动派”校园足球网络交互平台,统筹共享教练资源,实现教练线上指导、球赛线上预约、球场线上预订。

众包”——汇众力推动学校实践创新。 一是推动校本实践特色化。加强基地校、示范校建设,组织校园足球文化特色学校评选,推动体育、德育、心育融合发展,形成一校一品发展格局。二是推动课程建设一体化。以足球“四进”(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活动)为抓手,推动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分年龄段编印中小学校园足球教材,规范编写训练大纲,实现分层、分类教学。三是推动联赛活动多元化。以金牛区中小学足球联赛为主导,形成以区级联赛为轴心的不同等级、赛制稳定、相互衔接的校园足球赛事,推动区(市)县和学校校园足球运动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已建成中国足球发展试点城市定点学校5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9所、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球类)24所。

众扶”——汇众能推进整体协同创新。 一是抓好部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大足球场地规划、建设力度,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教育系统校园足球场地和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有7块标准化足球场地、30余块七人制足球场地、150余块五人制足球场地。二是抓好企业“”。鼓励校企合作,通过政策扶持和企业参与,建成奥林中心训练营、五块石成铁体育中心和西体训练营。同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拟在日本和韩国的成都友好城市建立校园足球海外实训基地。三抓好行业“”。强化行业协会技术支持,由高校派遣优秀足球专业学生到各中小学进行足球的日常训练和比赛;联合市足协以及区足协共同对基层教练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分层定期培训,大力培养足球裁判员。

众筹”——汇众资推进资源整合创新。 一是人才“众筹”。通过现职提升、转岗培训、新增递补、社会聘用、外籍聘用等形式优化校园足球教师队伍结构。向专业球队、社会公众、家长群体招募校园足球运动志愿者,弥补人员不足。二是场地“众筹”。积极探索学校与社会公共体育场所共享机制,挖掘公共运动场地、社区活动中心、小区运动场地等资源,引导此类活动场地注册成为小型赛事、日常训练基地,弥补场地的不足。三是经费“众筹”。建立以区财政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政府投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引入体彩基金等社会机构支持校园足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校园足球运动的基础建设和活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