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昭化区五位一体同步推进养殖污染有效治理
一是建立刚性发展准入机制,强化源头管控。结合依法治区活动,上半年开展《环境保护法》学习宣传12次,印发资料1000份,建立了由区农业、环保、水务等部门协同配合的“一审批、两同步、四禁止” 新建畜禽养殖场原则,实行事前审批,同步建设,同步治污,禁止未批先建畜禽圈舍,禁止在禁养区内新建畜禽圈舍,禁止沼气工程不配套就投产,禁止治污设施不达标就补助,确保新建一处、规范一处,实现变产业发展的“污点”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
二是科学划定养殖区域,做好产业转移规划。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划定元坝区畜禽养殖区域的通告》(元府通〔2012〕8号)文件,组织区农业、环保、水务等部门根据全区实际情况,详细划分全区畜禽养殖场建设用地以及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淘汰平乐寺景区、柏林湖湿地公园及昭大旅游区等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500余个,淘汰212线乡镇、亭子口库区等限养区畜禽养殖场(户)2000余个,累计新建猕猴桃3000余亩,蔬菜5000余亩,核桃1000亩,实现了产业有效转移,确保禁养区、限养区内农民不因畜牧产业淘汰而返贫。
三是强化“谁污染谁治理”,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率。秉持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的损失由排放污染物和造成破坏的组织或个人承担的环境管理原则,对以卫子沈家阁养殖园区、磨滩百胜养殖园区为代表的现有排污设施,建立健全日常管护责任机制、落实专人维护,加强日常监管,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对2015年30处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行业主投入为主体、政府补助为补充的民办公助的建设模式,增强业主治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加快规模养殖大户污染治理。将养殖大户的污染治理监管工作分解到各级干部人头,实施分期限量饲养,规避集中大量粪尿排放,建立生产末端的刚性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奖惩处罚措施,加大对偷排、漏排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广“种养结合、适度规模、三链合一、低碳循环”的“种-养-加”、“猪-沼-果(菜)”等农牧互动发展模式。
五是加快存量面源污染治理。全区排查规模养殖户4500余户,对其中存在面源污染隐患150余户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2013年以来,累计完成面源污染治理工程60余处。分解下达的2015年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的30处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已建成工程10处,在建20处,预计年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治理效果全面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