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寓居龙兴寺启动修缮 宝塔“冒烟”之谜待解(图)

11.10.2014  11:38

10月11日,工人在龙兴寺修缮工程现场施工。(新华社记者 王飞航 摄)

  新华社太原10月11日专电(记者王学涛)记者从山西新绛县文物旅游局获悉,国家投资300万元修缮宋太祖赵匡胤寓居之处龙兴寺,目前修缮工程已经启动。

  修缮内容包括:总体院落、龙兴塔、正殿、东西厢房、东西配房、碑亭、山门、四角亭等。

  龙兴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龙兴路北端高阜之上。该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由于武宗大兴灭法运动,拆寺毁佛之风盛行,寺内建筑几乎毁之殆尽,唯有塔院得以幸存。宋时,太祖赵匡胤寓居于此,改寺为宫,后僧人占居,恢复龙兴寺之名。

  原存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和龙兴塔等。新绛县文物旅游局局长王国杰告诉记者,令人感到神奇和迷惑的是,龙兴塔曾多次“冒烟”。据《重修新绛龙兴寺碑记》载:“光绪乙亥(公元1875年),塔顶冒烟,佥为青云直上,为发达科名之征兆”。之后1937年、1971年、1976年等时间老人传说也亦冒过“”。最近一次是1993年8月份,塔顶“冒烟”七天,观者有万余人,其原因至今仍为一个谜团。

  王国杰说,由于长年风雨侵蚀,寺内各建筑出现瓦顶漏雨、木构件糟朽、变形、朽断,墙体开裂、外鼓,地面残缺等残损现象。为此,从2011年起,新绛县文物旅游局委托专业公司对龙兴寺现存古建筑、仿古建筑及其整体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绘,统计分析残损情况并制定了保护修缮设计方案。(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