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传统文化产业为脱贫攻坚“加速”

22.08.2017  23:04

 

北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产业的传承创新,结合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人文优势,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以羌绣、羌茶为代表的优秀传统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路子,传统文化产业被赋予了新内涵,演绎成了脱贫致富的“加速器”。

打造传承平台,确保传统文化产业有延续。一是 编写羌绣职业培训教材,依托县内2所定点培训学校和12家羌绣公司,采取“职能部门+培训学校+公司+绣娘”模式,开办羌绣初级培训班和技能提升班,成立羌绣基地2个、羌绣专业合作社10个、绣坊23处,培养羌绣传承人9人、各级绣工近6000人。 二是 建立古羌茶艺传习所。投资近1000万元,建立1个古羌茶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和5个传承基地,采用收徒传艺方式培养古羌茶艺传承人17人,面向茶农举办普及培训近20期。

提升品牌形象,确保传统文化产业有质量。一是 设立羌绣产业化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对羌绣文化、技艺、作品研究挖掘力度;成立羌绣产业推进办及羌绣协会,与北京服装学院、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等院校联合组建羌绣研发中心,创作《危难时刻》《再造一个新北川》《大禹治水》等体现抗震文化、感恩文化、禹羌文化的高品牌价值羌绣精品100余种。 二是 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合作,发掘梳理形成采茶、制茶、品茶、赏茶艺表演等完整古羌茶文化体系,在曲山、擂鼓、通口等10个民族乡镇建成8万亩古羌茶基地,打造佛泉、羌笛、羌山雀舌等20多个名特优茶叶品牌,其中“羌山雀舌”被评为“四川名茶”,“羌芝灵芽”等茶产品分获“世界绿茶金奖”“亚太茶茗大奖赛金奖”。

搭建销售舞台,确保传统文化有市场。一是 建成6个羌绣文化展示窗口,参加“深圳文博会”“成都非遗节”“上海世博会”等大型展会,打造“北川羌绣”产业品牌知名度,2014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羌绣之乡”。 二是 以“游最美茶乡、品非遗文化”为主题连续举办4届羌茶节,通过“线上+线下”拓展营销网络,实现年销售古羌茶1300吨以上,年产值超过1.2亿元,成为羌族群众产业脱贫和增收致富的重要门路;在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巴拿恰特色商品一条街等地开辟集中展示、展演、展销区,开通古羌茶文化网站、微博、微信APP等拓展古羌茶影响力。

创新合作模式,确保传统文化产业有成效。 以“协会+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优秀传统产业, 一是 引进莎朗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羌凰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和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18家从事羌绣企业,从业人员达2万人,遍布全县各个乡镇。产品包括羌绣装饰画、香包挂件、绣花鞋、绣花鞋垫、服饰、日常用品,预计今年将实现总产值5000万元,实现收入4000万。 二是 引进羌山雀舌茶叶有限公司、雨露茶叶有限公司、振兴茶叶有限公司等数10家从事茶叶企业,从业人员千余人,预计年产值3000万,实现收入28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