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六年答卷:生态立县、旅游活县、工业强县

12.05.2014  11:33

身着羌族服饰的北川绣娘正在进行羌绣

  “5.12”六周年看发展·北川行

  北川六年答卷: 生态立县旅游活县工业强县

  四川新闻网绵阳5月12日讯(记者 张渔)转眼间,“5•12”特大地震过去六年了,当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北川——这座曾经让无数人牵挂的地方。

  北川羌城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北川旅游热起来了;香泉石材产业园又有石材企业投产了,藏在深山人未知的“米黄王子”展示出迷人风采;永安、通口的万亩猕猴桃丰收了,当地的特色农业带动老百姓致富了……

  震后6年,北川发生了哪些变化?北川的产业恢复如何?产业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带着这些疑问,四川新闻网记者踏上了北川之旅。

  文化旅游 开启活县之源

  四川新闻网记者驱车进入北川境内,一个个漂亮的羌寨如同一颗颗炫目的明珠,镶嵌在进出北川的公路两旁,走进北川新县城,住宅区、行政区、商业区各自独立,建筑风格分明,马路整洁宽阔。小区内绿草茵茵,花团锦簇,小桥流水,甬道纵横。白石、羊头、羌绣等羌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吸引着万千游人。

  四川新闻网记者发现,在北川,吸引游客的远不止北川新县城。北川旅游资源丰富,有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西羌九皇山、药王谷、寻龙山、老县城地震遗址、唐家山堰塞湖、维斯特农业观光园等景区(点);有新北川宾馆、吉娜羌寨、石椅羌寨等星级酒店和农家乐;还有羌绣、水磨漆、羌茶等特色文化产品和《大北川》、《禹羌部落》等演艺精品。

  在巴拿恰商业街,精美的羌绣吸引着游客,古羌茶艺表演引来游客们赞叹。在羌族民俗博物馆,实物,影像,绘画,声光电多种手段并用,真实地再现了古羌人的迁徙历史、生活场景和风土人情。在北川影剧院,羌族情景歌舞《禹羌部落》常态化驻场演出。手握一壶羌人的罐罐茶,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精彩的节目,羌文化的魅力打动了无数游人。

  据了解,5.12地震后,北川积极打造旅游支柱产业,推动“灾区”变“景区”。“整合优质旅游资源,走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北川对新老县城沿线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北川县旅游局局长林川对四川新闻网记者说。近年来,北川旅游业以创建为契机,加大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着力旅游产业上档升级

  据林川介绍,2013年,以“两城两馆一寨一中心”为核心区域的北川羌城旅游区成功创建为绵阳首个国家AAAAA旅游景区,目前,全县AAA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4个。在加大县内知名景点、成熟景区培育的同时,北川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转变传统经营方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川新闻网记者看到,在吉娜羌寨,一座座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高高的碉楼下面,一名身着羌族传统服饰的免费导游正在向游客介绍羌寨的风土人情和旅游服务,寨子内工作人员分工明确、秩序井然,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区域都贴上了统一的标志牌。

  据了解,如此专业化的运作源于吉娜羌寨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吉娜羌寨合作社负责人王孝虎对四川新闻网记者说,“合作社成立以后,我们的接待能力大大提升,服务也更加专业,游客也越来越多,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一倍”。目前,以吉娜、石椅等羌寨为代表的特色农家乐纷纷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

  林川对四川新闻网记者说,坚持政府引导、联盟经营,鼓励群众参与旅游联营,是北川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方针。“北川加强资源推介和品牌营销,借助大型活动聚集人气和商气。2013年,北川在重庆、陕西、成都等地召开20多场旅游推介会,发布北川旅游产品和服务。还成功承办全国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会、世界超模慈善募捐晚会等大型活动13次,万人跳萨朗庆羌年成功创造最大萨朗舞会吉尼斯世界记录。”他说。

  据了解,2013年,北川接待游客人数突破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59.07%。震后六年看北川,北川旅游发展的定位越来越清晰,营销的手法越来越灵活,运作的机制越来越娴熟。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