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党建引领强五力 助推脱贫奔小康

20.03.2018  18:41

 

北川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五力齐发,为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干部人才支撑,“五个一”帮扶工作高质量通过了市初验和省考核验收、第三方评估,群众对干部认可度大幅提升。

一、建好班子队伍增动力。 紧扣脱贫攻坚战略行动排兵布阵,推动干部人才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集结。 一是责任在一线压实。 出台《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50条硬措施》等文件,压实县级领导、帮扶单位、乡镇、村责任,赋予督导组“三项权力”,有权决定干部就地停职、有权启动问责、有权决定岗位调整。 二是干部在一线锤炼。 鲜明“三重”用人导向,2015年以来,全县共有110名优秀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保持乡镇党政正职稳定,多渠道、多方式配齐乡镇工作人员。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淬炼干部的主战场,先后选派712名干部驻村帮扶、蹲点工作,累计培训各级干部14200余人次。 三是人才在一线聚集。 实施人才“靶向”计划,组织30余名专家成立“顾问团”,入库管理200余名“土专家”“田秀才”。创建县市级优秀家庭农场、技能大师工作室、专业合作社10个。斥资120余万元,分两批次免费定向培养100名“民族医士”。与西科大、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脱贫攻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60余名大学生到乡镇和脱贫攻坚督查组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二、夯实基层组织激活力。 以实施“3+2”书记项目为契机,不断提升组织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 一是建设有活力的主心骨。 建立产业党委2个,特色党支部18个。探索“村集体+能人”等6种模式,村集体经济全部达标。采取“支部+支部”“支部+团队”“支部+项目”等方式,建强村党支部。 二是选育有活力的领头羊。 实施“头羊”工程,回引1名海归硕士研究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陈家坝镇平沟村3名大学生当选村“两委”成员。为脱贫攻坚任务重的贫困村选配11名副书记,为村组干部按误工报酬30%的比例设立奖金,择优选拔村级后备干部1019名。 三是培养有活力的先锋队。 大力培育党员示范户,并以点带面建成示范基地70多个,初步形成了青片河、白草河、都贯河、湔江河、安昌河五大片区党建示范带,安昌镇“一核多园”示范带在全市脱贫攻坚现场会上得到一致好评。

三、统筹帮扶工作聚合力。 统筹协调“六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形成1+1>2的整体合力。 一是集结最强力量。 坚持好中择优和因村派人,坚持递进培养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原籍干部“三个优先”,实现“六个对口”因需选派。深入实施本草富民、百企帮百村专项行动,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帮扶工作。德阳市委组织部专程赴北川考察“农信脱贫直通车”助力扶贫模式。 二是激发最大热情。 成立驻村帮扶协调作战室,建立三张清单、业务政策对接咨询等制度13项,健全日纪实、周小结、月督查、季考评的日常管理体系,8名“第一书记”得到提拔或重用,单列20%名额作为第一书记考核“优秀”名额,《山路情悠悠》MV唱响羌山湔水,第一书记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三是给予最好支持。 每年为每名贫困村第一书记安排专项工作经费5万元,非贫困村第一书记2万元。落实意外伤害保险、生活补助、乡镇补贴、健康体检等制度,定期与第一书记谈心谈话,对所有生病住院的帮扶干部全覆盖看望慰问,把组织的温暖送到每个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心中。

四、结亲包户帮扶集众力。 创新“走基层”活动方式,深入开展“结亲包万户  奔上小康路”活动,升华了党群干群鱼水情。 一是在范围上明确“两全两进”。 集全县之力,对县直机关、乡镇、学校、医院、基层站所、垂管单位、国有企业近7000名干部职工进行全动员,与5万多农户结成亲戚,实现了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全覆盖,不漏一户、不掉一人。所有结亲干部背起行囊,跋山涉水,进羌寨,进农户,爬上了最高的山,走过了最陡的路,走完了最偏远的社、最吊野的户。 二是在工作上落实“五包五会”。 明确结亲干部对标补短、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新风正气、群众认可“五包”职责;开好村社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联社会、分社会“五个会”,引导群众明政策、说变化、懂感恩。 三是在效果上实现“三认三同”。 全体干部“5+2”“白加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算好明白账,解决具体问题11万多个,实现了干部认亲、工作认真、群众认账。凤阳村主任徐培湘患癌不下火线,驻村干部周静让乡亲们笑了却没给自己母亲尽孝,感动了无数干部群众。

五、教育引导群众强内力。 坚持引领不包办,不断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一是用感恩凝聚人心。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兰辉精神,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参观地震纪念馆和新老县城等感恩教育基地,赠送感恩书籍,传唱感恩民族歌曲,石椅“四好村”创建经验被人民日报头版报道。 二是用典型带动引领。 选树党员、干部、群众三类典型,开展致富能手、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开办电视台专题节目,组织先富带后富,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群众学有榜样、干有目标、赶有方向。 三是用扶智点亮希望。 发挥农民夜校作用,为每所农民夜校落实经费3000—5000元,建立羌山夜校公众号,推行小组、指尖、田间、TV四大课堂,先后被四川日报、绵阳日报多次报道,大鹏村被评为全省农民夜校示范校,两次在省示范培训班作经验交流。

扶贫绝不能漂浮(话说新农村)
    因户施策,必须符合实际。扶贫与移民
外江管理处深入德格县柯洛洞乡落实干部驻村工作
    按照省水利厅党组对德格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