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促农民致富建“最美”羌村
“我今年种了40多亩海椒,纯收入能有20多万元。”在北川县坝底乡青坪村,两侧的大山生机盎然,一条崭新的水泥路直通山上的千亩缓季节蔬菜基地,基地内新建的蓄水池、排洪沟渠、喷灌滴管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路旁不时点缀着干净整洁的院落,正在自家青椒地里忙着摘辣椒的种植大户王志全高兴地说。
在少数民族山区新农村建设中,北川紧紧抓住山区、羌族两个最大县情,规划第一、生态根本、产业主导、人文支撑,不断探索生态保护良好、主导产业兴旺、羌族气息浓郁、人文自然和谐的“山、产、村、人”相融共生山区新农村建设新路径,切实承担起农耕文明代际传承的历史责任,有力推动全县广大农村地区发展进步。
别致的川西民居、粗旷的羌式碉楼、原始的木吊脚楼……立足羌族特色和产业发展,北川县委、政府规划第一,对全县新农村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坚决避免水泥森林、千村一面。为避免出现没有产业支撑的空心村,从去年5月开始,组织邀请1000多名县内党员干部和各级专业技术人员逐村逐社对全县311个村制定完善了小康规划,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全域配套规划,为建设“千村千面”的羌山最美新农村夯实了基础。
广袤的大山,既是北川新农村建设之基,更是羌山群众发展之本。借力成为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的机遇,北川县委、政府将保护生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底线,不断健全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全县所有乡镇全部实现垃圾集中处理,13个乡镇实现雨污分流,还陆续启动11个省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天然林资源保护、耕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植被修复57.7万亩,确保始终用优越的生态打底最美羌村。
青坪村的蔬菜、盖头村的茶叶、战斗村的猕猴桃、香泉村的土鸡、石椅的农家乐……北川县委、政府将农村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支撑来抓,依据不同乡村地域实际,引导群众连片经营,建设万亩猕猴桃产业带、22万亩中药材产业带、7万亩高山蔬菜产业带、标准化集中养殖区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带。在农村产业联营的基础上,北川县委、政府同步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培育,推广“北川苔子茶”“北川花魔芋”“北川白山羊”等一大批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培育了“羌山雀舌”高山茶叶、“华神”天然蜂花粉两大品牌,使其成功入选“绵州九宝”。
今年上半年,北川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4.1%,增长幅度连续多年居全市第一位。北川“山、产、村、人”相融共生的山区新农村建设思路,在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发扬传承独特的羌族文化的同时,还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促进人文自然的和谐发展。(王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