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会考设置公交地铁调价等内容

18.01.2015  17:11

  法制晚报讯(记者 赵颖彦)APEC会议、北京的“城市病”、公交地铁调价……2015年北京春季高中会考16日正式结束,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题目中设置了很多“接地气”的热点内容。昨天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相关专家对会考命题思路进行了解析,据悉这也是官方的首次解读。

  教育部2014年年底公布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其中,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区、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选。

  北京今年虽尚未被列入改革试点范围,但未来的学业水平考试将是现行会考的“升级版”,会考怎么考从一定程度可以反映未来学业水平考试的“风向”。

  据专家解读,在此次会考命题思路中,既考虑到学科特色,重点考查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另一方面也把社会生活热点和社会大课堂的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学科解读 语文:APEC、“城市病”现考题

  从2014年北京高考开始,“传统文化”成为考查的“高频词”。此次会考的命题中,同样有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专家表示,试题一是注意选取体现中国文化的试题材料,例如,选用评价李白诗歌的文章和介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的素材作为阅读材料。二是采用带有传统文化特点的语言表达样式。例如,采用“赋比兴”和对联的形式命制考查语句运用的试题。三是使用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意象和典故,例如,电影片名的翻译。

  此外,对现实生活的体现也让会考试题更加“接地气”。APEC会议、北京的“城市病”、电影片名的翻译这些生活中的事物都出现在考题中。

  语文学科体现出积累的“功力”,尤其对阅读量的积累。例如,此次会考中体现了对文学名著的考查,并且注重考查学生是否切实阅读过原著。

  数学:公交地铁分段计价成考题背景

  如何体现知识的应用成为会考的“大势所趋”,在数学试题中同样也不例外。试卷突出数学应用的特点,让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第24题,以“北京公共交通系统按照里程分段计价”为背景,考查对应与映射、分段函数及函数模型,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次数学会考还突出了水平性考试的检测和评估的功能,兼顾北京市现行两个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

   英语:运用英语工具传播中国文化

  专家解析,试题所选语言材料力求生活化、情景化、交际化,并适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深刻,富有教育意义。

  例如听力理解部分,试题材料涉及到谈论天气;在北京的旅游;失物招领;建议对方如何舒缓工作压力;应聘志愿者;改变约定时间、寻求及提供帮助等。

  再如阅读理解部分,试题材料涉及网络中的世界各国的旅游信息,体现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书面表达部分,试题材料是向对北京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国外人士介绍北京的博物馆。

  此外,部分试题还有一定的开放度。创设英语语言交际情景,有明确的交际目的。

(原标题:公交地铁调价 入高中会考题)

文章关键词: 公交地铁调价 北京高中会考 我要反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