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府工作报告首次配发解读汇编

24.01.2015  15:17

  a04 跑 会今日聚焦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配发解读汇编分清洁空气、缓解交通拥堵、医改养老等七个篇章

  京津石规划市域(郊)铁路

  今年,北京将发布《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15-2030》,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市将规划市域(郊)铁路。到2017年,系统治理机动车污染,综合运用价格、税费等经济政策,引导降低车辆使用里程等。

  昨天上午,《法制晚报》记者看到,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长王安顺刚作完政府工作报告,一套《2014北京市城市建设与民生工作情况汇编》便发到了各位代表手上。这是本市首次尝试为政府工作报告配发解读汇编。即日起,这套汇编的全部内容通过各类媒体向全社会公布。

  这套汇编以民生为主线,包括清洁空气、缓解交通拥堵、环境精细化管理、医改养老、教育均衡、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为民办实事督查七个篇章,对城市建设与民生工作进行详细解读。同时,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或挑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解决措施。

  【清洁空气篇】

  运用价格、税费政策引导“少开车

  ●加快压减燃煤总量:主要举措包括:2015年,实现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全部建成投用,东城、西城实现无煤化;2016年,关停四大燃煤电厂,基本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压减燃煤100万吨;2017年,朝阳、海淀、丰台的工业开发区和四环内地区及石景山区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

  ●系统治理机动车污染:在机动车总量方面,2017年底前力争控制在600万辆以内;在全市车用燃油总量方面,到2017年力争比2012年降低5%以上。

  主要举措包括: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力争达到554公里,淘汰20万辆老旧机动车,并提前完成五年淘汰100万辆老旧机动车的任务。重型柴油车新车执行第五阶段排放标准;2016年,力争汽油车新车开始实施第六阶段排放标准;2017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达52%、新能源车和清洁能源车力争达到20万辆,再淘汰一批高排放车辆。此外,综合运用价格、税费等经济政策,引导降低车辆使用里程。

  ●从严控制企业排污、扬尘污染等。

  【缓解交通拥堵篇】

  北京、天津、石家庄规划市域(郊)铁路

  2015年,本市将精心编制“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强化主动引导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强化问题导向加大缓解交通拥堵工作力度,强化民生标准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强化依法行政提高交通管理水平。主要预期目标为:中心城区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6以内,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

  本市今年将发布《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15-2030》,以“十三五”时期北京交通发展规划为蓝本,制定考核指标。

  探索研究停车管理改革,推进停车管理新体制改革、强化停车管理考核、鼓励居住区停车管理自治、适当增加停车设施供给、规范停车经营行为。

  制定交通立法五年规划,加强各项缓堵政策、非法客运车辆查处、机动车停车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立法研究;梳理完善《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等交通运输地方立法;逐步实现路政执法集中统一、运政海事执法统筹合一、停车执法综合专一的整合,推进“治超”、“打黑”、“停车”等执法体制改革。

  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为重点,推进三省市间的交通衔接。重点研究、逐步解决京津冀区域城际铁路网、市郊铁路网、城市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网的合理交通分担和有效衔接问题,编制《北京、天津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北京、天津、石家庄市市域(郊)铁路网规划》。

  设施建设方面,开工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改造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全面加快首都外环线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北京新机场周边配套工程建设。

  今年重点地区消除“黑车”聚集

  加快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重点项目建设,京秦高速、京开高速改建工程实现开工,京台高速、110国道二期进场施工;加快市域快速通道及主联络通道建设,京密路三元桥至孙河段、姚家园路开工建设,长安街西延、上庄路南延、京良路东段等项目建设;推进综合枢纽及区域主干路建设,苹果园、北苑北枢纽主体工程开工,推动西三旗南路、邓庄南路等城市主干路建设。

  制定出台《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总体方案(2015-2020年)》。实施100处公交站台改造,完成100项疏堵工程项目,规范100公里专用自行车道;新增公共自行车1万辆,总规模达到5万辆;对机场周边等拥堵重点区域出台综合方案,探索实施区域缓堵政策。

  强化交通违法行为治理,继续将出租汽车严重违章投诉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开展非法“一日游”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省际客运违章及“黑长途”非法运营行为;整治城乡接合部汽修“黑点”、“黑户”和各类汽修一条街暴露的秩序乱象;完善查扣的“三无车”、“克隆车”予以销毁的工作机制,重点治理“黑车”聚集问题,力争2015年底重点场站地区基本消除“黑车”聚集观象。

  更新1010辆电驱动公交车,示范运营500辆城区电动出租车和20辆纯电动旅游车,配置纯电动租赁小客车指标1500个,在邮政快递、电子商务末端物流等领域推广应用电动物流车。

  【环境精细化管理篇】

  二环内选区域综合提升环境

  继续开展进京第一印象区域环境建设,重点做好高速公路、交通枢纽等进出京通道环境整治,实施新开通轨道交通沿线和各站点周边环境整治。推进以重大活动为依托的新常态化整治,以申办冬奥会等重大会议活动为重点,做好相关整治和准备,建立健全重大活动保障机制,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推进二环路沿线突出问题整治、街巷胡同环境整治、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农村村庄环境整治。

  开展环境建设区域综合提升工程,核心城区拟每区确定二环内各4处区域实施达标建设,其他区县各确定2处区域开展区域达标提升任务。

  加大社区公园、街头公园、绿道绿廊等市民休闲绿地建设,解决老城区绿量不足问题。

  开展户外广告及牌匾标识集中治理,主要是清理违规牌匾标识,建设若干牌匾标识规范示范街,整治全市LED电子显示装置。推进解决历史遗留的有路无灯、有灯不亮和亮度超标等问题;开展人行道、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隔离设施专项整治;开展桥下空间、地下通道、人行过街桥等区域环境治理。

  【教育均衡篇】

  基础教育改革关注学生发展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北京市“入园难”、“择校热”虽有所缓解,但与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需要完善与首都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与京津冀发展总体规划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治理体系。

  基础教育改革将强化开放性、综合性,进一步关注学生发展需求,逐步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与质量从机会公平到实际发生的过程公平转化,惠及每一名学生和教育工作者。

  【医改养老篇】

  闲置二级医院转型为养老机构

  ●医改方面:2015年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功能,加强全科医生培养,继续提升家庭医生式服务内涵,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按服务功能定位完善基层用药制度,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继续支持社会办医等。

  加快区域医联体建设,基本建成10个远郊区域医疗中心,按照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要求,推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北京周边地区发展。

  ●养老方面:探索市、区县两级财政按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资金投入。研究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完整的职业准入、职称评定、薪酬增长等职业发展体系。加快建设全市养老服务与管理信息平台,到2015年底前完成全市养老(助残)券“券变卡”的推广应用。

  抓好《北京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编制工作。修订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和住宅适老性规划设计技术要点》。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制定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办法,制定社区养老服务平台运行和社区托老所管理办法及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支持措施,继续全面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进一步深化医养结合,研究制定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意见,支持资源闲置的二级医院转型为养老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和康复医院,支持利用闲置床位开设康复、护理病区,逐步实现护养型床位占全市养老床位总量的70%以上。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篇】

  棚户区改造尽量就地安置

  紧紧把握惠及民生、文化传承和适度异地安置三个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引导、示范先行、全面启动”的要求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2015年全面铺开工作。棚户区改造要尽量多地就地就近建设安置房,并尽快启动征收拆迁;对于采取“保护”方式实施的项目,要加大房屋修缮力度。对居民外迁意愿高的,要争取整院腾退。

  加强全市统筹,加快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定向安置房建设。已划拨的地块,尚未开工的项目,需加紧调度,尽快开工。将利用市属国有企业自有用地,再建设一批中心城区棚改定向安置房。

  未来三年,将坚持“一区一策、一街一策、一地一策”,加大力度推进棚户区改造,帮助群众解危解困、改善居住生活条件。

  一套七册《2014北京市城市建设与民生工作情况汇编》已经发到了各位代表手上

  本版文/记者陈斯王晓飞摄/法制晚报记者刘畅

编辑:SN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