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协委员:规划严重失灵引发“城市病”
中新网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尹力 杜燕)北京面临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不断凸显。北京市政协会议自14日开幕以来,这一顽疾成为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在15日举行的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记者会上,针对“城市病”问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谈到,无论从人口规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还是交通发展指标上来看,北京的实际情况都超出了当初规划的规模。正是这种规划严重失灵,导致北京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垃圾污水治理难等“城市病”凸显。
他说,在城市化进程和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失灵是个世界性难题,北京并不是个例,但“如此规划严重失灵,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北京想要解决该问题,最大难点在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
连玉明分析称,人口无序、过快增长,是“规划严重失灵”的主因,因此北京需加快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功能外迁,将集中于中心城区的医疗机构、中央部委的科研机构、部分高校、央企总部等,向北京周边的近郊区迁移。
他同时提到,对于首都复杂的人口管理体制,官方应该反思。目前有21个部门管理首都人口,涉及中央部委、军队、央企等多个部门,这种进京户口多头审批的局面存在已久。他建议,成立首都人口委员会,建立户籍人口迁入协调机制,制定市属各部门和中央、部队进京户口指标分配方案。
连玉明说,北京已在大力推进“京津同城化”、“京津冀一体化”,想要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但目前收效不大。他建议,北京应更自觉、更主动地推进区域协同发展,“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利益冲突,但要放下架子和周边城市合作,以共同利益为考量”。
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吴玉华在分组讨论中提到,“以业、以房、以证”是三种对人口进行调控的手段,建议政府加快对居住证制度的调研和研究,以缓解北京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
吴玉华强调,在现有政策条件下,北京居住证相关制度的实施,前提是要对社会资源进行全面、准确的测算,“看清楚北京能够给生活在这里的人提供何种保障、保障到何种程度,这也关系到北京二元结构的社会差距如何解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