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两月立案近300起

03.06.2014  20:19

  中新网北京6月3日电 (记者 尹力)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两个月以来,北京环保部门发现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91起,初步估算处罚金额达到500万元人民币。

  北京自今年3月起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执法周制度,根据季节特点、气象条件和污染规律,针对不同行业的流动源,从严查处和打击排污企业的违法行为,持续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执法高压态势。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于3日联合北京环境监察总队召开媒体通报会,环境监察总队调研员晏向阳在会上提到,在5月的大气专项执法周中,环保部门发现严重扬尘污染、露天焚烧垃圾、露天烧烤等突出环境问题,对违法行为已经或正在实施处罚。此外,环保和公安部门还成功侦破了北京首起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目前检察机关已批捕2名犯罪嫌疑人。

  晏向阳说,自今年3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以来,环保部门组织开展了多个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打击大气环境违法行为。截至5月底,北京环保部门共检查污染源单位5500余家,发现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91起,据初步估算,处罚金额达到500万元。

  他表示,京城入夏后,臭氧成为空气污染的一大“元凶”,而挥发性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PM2.5,同时引起地表臭氧浓度的增加。因此,6月执法周期间,环保部门将以餐饮、汽车制造、汽车维修三个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为重点。城管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工地扬尘、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据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主任冯玉桥介绍,北京现已通过加强新车检查、在用车检查、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查、储油设施油气回收检查、机动车检测场监管等多个途径,进一步加大对移动污染源监管执法力度。今年1至5月,环保部门共检查在用机动车486.2万辆,处罚6666辆,处罚金额达164.74万元。

  冯玉桥说,京城入夏后,夜间各类货物运输强度增大。其中,柴油车排放污染量大,维护保养水平低,易发生车辆排放超标现象,已成为北京夜间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因此,环保部门6月间将重点检查进京车辆、工地渣土车、上路大货车等,以进一步削减机动车排放污染。(完)

(原标题: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两月 环保系统立案近300起)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