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GDP增速定在7%左右

24.01.2015  07:14
京津冀出现频次 高频词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GDP增速为何定在7%?

  市发改委表示,今年GDP增速定在7%左右,综合了多方面考虑,这个目标符合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以及现阶段首都发展重点。

  据市发改委介绍,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这个数据是积极稳妥且有一定压力的。目前北京调控力度大,限房限车,工业污染企业搬迁,还要调整疏解非首都的核心功能。从去年开始,明确提出治理大城市病。所以现阶段要实现调整中发展,在疏解中保持一定发展,难度比过去更大,也意味着发展重点是“瘦身健体”,注重质量和效益。把GDP增速做一个适度调整,也是给疏解和调整留出一定的空间。

  “从今年看,完成GDP增速7%的指标有压力,但也有积极因素。”市发改委表示,目前要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包括疏解小散乱业态和一般的污染制造业等。疏解有利于引导适合的产业到北京发展。去年在疏解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新增要素,比如人民银行中关村支行,以及新机场和环球影城。此外,在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过程中,也会形成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节能环保产业、污水垃圾处理产业、交通领域的高端装备产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的信息产业等。

   PM2.5年均浓度下降5%左右

  PM2.5降5%是否有压力?

  北京市环保局表示,2014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实际下降了4.0%,虽然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同比下降2.5%的任务,但是相比201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下降5%左右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面临着不利的地理气象条件、周边污染传输等客观困难,而且还要面对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刚性需求还在增加、污染“增量”继续增长、削减污染“存量”难度越来越大等挑战,PM2.5浓度每下降1个百分点,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北京的大气环境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地理气象条件不利、大气污染物减排压力大以及特殊时期周边污染传输的显著影响等。

  北京市环保局表示,面对困难和挑战,北京市不退不让,坚持铁腕治污、铁规治污,综合采取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进一步抓好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及其84项任务的落实,努力改善空气质量,推动惠及广大市民。 新京报记者 邓琦

   ■ 盘点

  透过“热词”读报告

  【三年最热词】

  建设、发展、服务

  新京报记者统计,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设”出现了110次,“发展”108次,“服务”为61次,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最热词”。事实上,最近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3个词也都是排前三。

  “建设”一词贯穿整个政府工作报告方方面面,包括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此外还包含政府自身建设等。而“发展”今年除了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之外,还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等。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建设和发展不仅关系到完成各项发展目标,还是为改革创新打基础。”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昨日表示,目前,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常态化的阶段,同时首都发展水平比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要高。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首都来说,发展更是基础性任务。

  另一方面,对于首都经济结构的特点,服务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包括在经济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在城市规划和社会管理方面建设一个服务型城市、服务型社会,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因此,服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热词”,就很正常了。北京要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关键在于服务。

   【热度增强词】

  创新、改革、京津冀、疏解

  记者注意到,和前两年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一些词汇出现频次明显提高。比如“创新”一词,去年报告仅提到31次,今年为56次,仅次于“建设”、“发展”、“服务”三大热词。类似的词汇还包括“改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频次排序被显著提前。

  “不光是北京,就全国而言,改革、创新都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改革、创新,发展就是一句空话。”竹立家说,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改革”也应该是北京发展的“主题词”。“创新”一方面是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北京而言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将成为全社会创新的源头活水,能激发市场活力,带动各行各业的改革创新。再有,北京要打造高新科技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也相当重要。

  虽然不属于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但和往年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京津冀”、“疏解”等词汇的笔墨更重。

  2013年,北京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及“京津冀”;去年的报告中出现了2次。今年,“京津冀”一词出现了8次。

  另外,“疏解”一词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7次,比如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中心城人口疏解等。在2013年、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疏解”分别只提到了3次和2次。

  对此,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其实是落实国家定位,在京津冀圈内,交通、产业、生态等先行一步。“疏解”一词的被提及,主要是作为治理“城市病”的重要手段,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新京报记者 温薷 吴为 李婷婷

(原标题:今年目标:GDP增7% PM2.5降5%)

编辑:SN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