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校友戚建华牵头的2016年度A3前瞻计划“化学生物学”合作领域项目获批

27.06.2016  20:31

  近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审和三方机构共同协商,由我校化学系83级校友、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戚建华牵头申请的“天然活性探针分子的发掘、组装与功能研究”项目获批为2016年度中日韩A3前瞻计划的合作领域项目。2016年度该计划共有11个项目提交申请,最终只有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两个项目获批。

  中日韩前瞻计划项目(Asia 3 Foresight Program,简称:A3前瞻计划)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和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原韩国科学与工程基金会KOSEF)共同设立的合作研究计划。A3前瞻计划的宗旨是联合资助中、日、韩三国科学家在选定的战略领域共同开展世界一流水平的合作研究,并通过计划的实施,培养杰出科技人才和共同解决区域问题,推动亚洲成为世界有影响的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将获得NSFC,JSPS和NRF为期5年的共同资助。中方参与该项目还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化学生物学领域的核心教授,共计有31位;日方由东北大学的Minoru Ueda教授牵头,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大阪大学、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理化学研究所、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等世界知名的化学生物学领域共计42位教授参与本项目;韩方由首尔国立大学的Seung Bum Park教授牵头,延世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等共计21位PI参与本项目。

  戚建华教授此次牵头申请的项目,其工作目标除了在天然产物的发现、基于化合物库的新活性探针发现、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和改造、运用小生物活性分子探针研究靶蛋白等四个方面开展实质性的国际科技合作,推进相关课题所涉及科学内容,获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本项目,使中日韩三个国家的主要从事化学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在现有基础上建立稳定持久的“亚洲化学探针研究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和完善三个已经形成的、重点关注的、相互独立的化学生物学交流平台,其中包括天然产物化学及化学生物学国际学术研讨会(NPCCB)、亚洲化学生物学学会(ACBI)、亚洲三国核酸圆桌会议(A3RONA),为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及其他科学家提供科研合作的机会。这一合作项目的实施将会增加学科的多样性和规模效益,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该项目的立项实施,不仅将引领亚洲化学生物学领域研究发展的最新前沿,也将深入促进中日韩三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有望取得令人瞩目的新成果。 

   新闻链接 http://www.zju.edu.cn/c20968/content_2998712.html

  戚建华简介:

  戚建华,四川省盐源县人,198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药学院研究员(Professor)、博士生导师。1998年—2007年,于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学位,曾担任四川省盐源县科委主任科员、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复旦大学药学院研究员等职务。戚建华同志主要研究微生物繁殖荷尔蒙的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等课题,并取得了Makoto  Ojika等一系列国际公开专利。

            1994年,四川省盐源县十大杰出青年,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戚建华首次在世界上从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约2000升培养液中,成功地分离出了1.2毫克其中一个性荷尔蒙(hormone  alpha1),确定并验证了此化合物为一新的双萜(diterpene),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杂志:科学(Science),被AAAS新闻、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及其它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最近,与国内外团队合作,通过化学衍生物、化学合成及生物活性鉴定等方法成功地合成了alpha1,确定了其绝对立体构型,使alpha1在科研上普遍使用成为现实,从而翻开了对其化学及生物学研究的新一页。该成果刊登在世界权威杂志: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他是同等贡献的通讯作者之一。英国皇家化学会的《化学世界》对这一重要成果进行了及时报道,对各国科学家的贡献作了充分肯定,该研究成果被《自然中国》(Nature  China)列为研究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