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oald Hoffmann来西南交大作学术报告

02.06.2015  01:29

6月1日下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Roald Hoffmann在九里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

Roald Hoffmann的报告题目为“The Chemical Imagination at Work in Very Tight Places’”。Roald Hoffmann在报告中讲述了气体对压力的敏感,而液体的固体对压力的敏感程度比较弱的情况,并定性地讨论了物质在高压下(几百个GPa)发生一些奇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高压下,化学成键发生了变化:分子的晶体结构间距减小,共价键的长度减少,阴离子的尺寸降低,电子发生移动新的相将会出现等。

Roald Hoffmann教授用全英语为大家带来讲座。台下的同学们都非常安静、认真地听学术大师所带来的科技前沿信息。

据了解,Roald Hoffmann教授因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而与日本京都大学的福井谦一教授共同获得了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Roald Hoffmann教授曾获得普里斯特利奖章、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哈佛百年奖章等,担任美国科学院院士、艺术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国际量子分子科学学院会员等职务。已发表了500多篇科研文章、出版了多部专著,是世界上文章引用次数最高的化学家之一。  

RoaldHoffmann教授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先后发表过两本诗集、写过剧本《》、出演过《化学的世界》系列片等。2001年春季以来,每月主持“娱乐科学”沙龙,探索艺术和科学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