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好”:由“碎片化”变“集约型”——广元破解农村“精神脱贫难”的探索与实践

23.05.2017  18:14

 

      编者按
      幸福美丽乡村,不只是物质的花园,更是精神的家园。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也是一样,物质生活的贫困需要帮扶,精神扶贫更不可忽视。
      5月9日以来,广元日报派出记者前往昭化、青川、旺苍等县区农村调研采访,了解我市推行“道德积分激励机制”解决“精神脱贫难”的探索与实践,感受“精神脱贫”在“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和培养激发内生动力上发生的新变化、新面貌。
      今天起,广元日报将连续推出广元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破解“精神脱贫难”的探索与实践系列报道,以推动我市脱贫攻坚取得完胜,推动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个别村民不孝敬父母,该怎么管?这段时间,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旺苍县尚武镇寨梁村党支部书记苟均德:“有人提出由村组干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我们尝试了几次,作用不大。有人提出利用村务公开栏和广播在全村范围内曝光,但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又有不少人反对——担心遭到打击报复……
      寨梁村2016年通过验收成功脱贫,但苟均德坦言,在贫困户中,“靠着墙角晒太阳,等靠要里奔小康”的现象不少。物质上达到了脱贫标准,但一些村民精神上的“贫困”依然存在。“没有‘物质脱贫’那样的‘硬指标’,抓‘精神脱贫’缺平台!
      相比寨梁村,旺苍县白水镇卢家坝村的整体经济条件要好很多。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女子嫁到卢家坝就找到了幸福”的说法。
      “会上学精神,墙头刷标语、拉横幅……”卢家坝村党支部书记周水生如实说,由于受诸多因素限制,在村组开展“精神脱贫”手段单一粗放,效果很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尽管村上也先后开展了运动会、红歌会等活动,但不孝敬父母、邻里间吵架等现象时有发生……
      在市文明办副主任王英荣看来,“精神脱贫”不仅事关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更是关系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大事,急需在以往“散打”“零星”的常规方式上实现突破。
      对标“物质脱贫”,“精神脱贫”不仅少了建设平台和依托载体,而且往往没有可以持续予以推进的制度机制。
      要破解广大农村“精神脱贫难”,平台问题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儿。
      这,也成为了全市破解农村“精神脱贫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近年来,我市把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作为未来五年发展总目标,聚焦薄弱问题、精准发力施策,将“物质脱贫”“精神脱贫”并重并举,聚力美丽幸福新村“四个好”,围绕“六化”行动积极推进农村新风培育……
      而在今年3月2日召开的广元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更是明确提出:要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下更大决心、更大气力抓好思想引领实现“精神脱贫”,让群众既“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又“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切实增强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
      我市着眼物质与精神“双提高”“双脱贫”,创造性的用群众广泛接受和认可的:环境卫生、生活习惯、孝敬父母、子女教育、家庭和睦、邻里关系、遵纪守法、关心集体、勤劳节俭、自强发展“10个好”作为平台标准,并在昭化区、青川县、旺苍县等县区进行试点试验,通过统筹推进“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等文明创建活动,引领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实现观念大转变、素质大提升、风气大改善。
      (记者 唐彪 傅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