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02.07.2014  12:52

 

【专报要点】金融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核心,在文化产业培育、发展与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支持功能。本期《专报》提出,应从政府财政支持、政策性金融支持、商业性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四川大学张红伟教授主持的2012年四川省文化产业研究项目《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中提出加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财政支持

(一)落实和完善财税政策

对文化产业的项目研究、技术创新及改造、创意产品研发等进行财政支持。建立惠及研发、生产、流通的税收优惠体系,对文化产业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鼓励文化产业投资。

(二)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领域进行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在重点文化领域中培育出一批重点企业、品牌产品引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为此,加大对重点发展产业、重点企业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细化专项资金的应用性,切实落实专项资金,并对其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二、政策性金融支持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以及获得商业性金融支持的困难,决定了给予其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必要性。

(一)加大政策性银行对文化产业融资支持力度

第一,提高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总额度,以绝对量的增加提高支持力度;第二,合理安排资金的分配结构,将信贷额度向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民营文化企业倾斜;第三,成立专门的文化产业服务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服务,以更好地服务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建立服务于文化产业的专业性政策金融机构

建议设立专门针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文化产业政策性银行、政策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政策性文化产业投资担保机构、政策性文化产业小额贷款公司等,可以实现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和机构的多元化,有效地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问题。

(三)完善现有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第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必须以文化体制、金融体制政策等综合性配套制度改革为前提,只有兼顾文化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创新,才能形成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良性循环。第二,进一步提高政策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有助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效率的提供。第三,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对文化产业扶持政策进行细化。

三、商业性金融支持——信贷、信托与资本市场融资

(一)推动信贷产品创新,探索文化产业贷款新模式

第一,银行应积极开展应收账款抵押,版权抵押,传播渠道抵押等多种创新的信贷模式。第二,针对文化产业的特点,银行应主动建立有针对性的科学信用评级体系和业务考核体系。银行对文化产业的信用评级,不能单纯依赖其财务报表等账面资产,更多的应关注企业的实际营运状况、商业模式以及创新能力,并对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进行信用评级。

(二)加强信托融资引导,促进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

第一,不断拓宽信托融资项目。目前成立的文化产业信托计划多数是针对艺术品收藏,针对其他文化企业的信托计划少之又少,政府加强对信托资金的引导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二,继续深化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解决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和风险控制等现实问题。

(三)推进保险产品创新,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保险公司应针对文化产业制定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欧美日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项目投资一般都以保险作为保障,市场中存在与演出、展览、艺术品、影视制作发行等相配套的各个险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文化产业发展的风险。国内的保险公司应在欧美日文化险种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品种,同时,需结合文化企业的具体特点,对承保标的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风险进行监控和保障。

(四)鼓励文化产业进入资本市场,打造文化产业资本运作模式

第一,要推动成熟文化企业的上市融资,政府应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并放宽文化企业上市条件。第二,鼓励满足条件的部分公司尝试通过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

四、商业性金融支持——产业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

(一)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文化产业基金以其“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规范运作”的特点以及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更加符合文化产业融资的特点,将文化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更好地联系起来。我省应尽快成立四川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促进四川省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二)引导风险投资,促进文化产业与风险投资的契合

第一,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环境。完善中介服务体系,解决文化企业中无形资产评估难的问题,实现资金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有效对接;完善信息平台,有效提供资讯发布、项目推介,解决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二,完善资本市场,实现风险资本的有效退出。风险资本的目的是通过资金的不断进入与退出来获得高收益,而高风险的转移与高收益的实现,关键环节在于退出。因此,对于风险资本来说,资金的募集与资金的退出同样重要,有效的退出机制能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使投资者获得投资收益,从而实现风险资本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 网站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