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包干部”走村串户暖民心

06.07.2017  08:13

 

        亮出党员身份 背上干部责任
□何建国 徐志军特约通讯员 郭勇
    “头戴一顶草帽,肩挎一个包包,天天走村串户,党心连着民心”,这是剑阁县乡村干部当前工作的一幅素描。
    “可别小看我这个包包,这是我们走村入户的‘万能宝典’和‘指南针’,有了它,工作目标就不会错,工作思路就不会乱,群众的事儿就不会忘。”白龙镇纪委书记蒲松边向到该镇三湾村调研工作的剑阁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母雪龙介绍,边顺手打开印着“为民务实清廉”字样的‘爱心服务包’。
有大事小事都找“包包干部
    一个笔记本、一本党章、一本“两个准则四个条例”解读、一本脱贫攻坚微读本、一本应急知识手册、一本便民服务手册、一本廉政文化宣传手册、一张信访便民联系卡……包包里面,一个“八件套”的标准配置映入眼帘。该镇90多名镇村干部每天都是肩挎着装有这些“标配”的资料,把县委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惠民利民的政策措施,安全应急抢险,重点矛盾信访问题处置等随时抓在手上,记在心里,落实在现场。
    “大事小事找‘包包干部’,服务贴心周到,什么问题现场都能解决!”三湾村四组村民李铸先说,现在村民们一看见干部来了,就都亲热地喊“包包干部”来了。
    正是“包包干部”贾锦凡、苟志勇、李若水等同志与村干部一道,深入一线,周密调查,多方取证,及时组织现场调解,有效化解了三湾村相继发生的四起信访突出问题。
挂好“紧箍咒”防治“微腐败
    “现在干部下村再也不能应付走过场了,包包里头的党章和条例在盯着呢!”蒲松深有感触地说,“把党章和四个条例装在包包里,主要就是要让每名党员干部在新常态下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反腐倡廉的各项要求,面对群众工作时刻警醒自己,坚决杜绝违反党纪国法。”正是这个随时挂在身上的“紧箍咒”,让白龙镇在防治“小微腐败”上找到了现实可行的路子。
    “吴主任,我家的房子按要求整改了,可以来验收了。”镇村建所干部吴友刚接到庙垭村六组贫困户杜东凡打来的电话后,立即同其他几位同志一道挎上“爱心服务包”向村里赶去。
    杜东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房子因为开始修建时面积超标,被要求限期整改。他一开始是抵触不配合的,但干部们翻遍“包包”里面的脱贫攻坚政策耐心给他说明情况,最后他愉快地接受了整改。目前,全镇389户1130人已顺利“摘帽”,87户277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高高兴兴地入住了新房。
    “一个小小的包包,亮的是党员的身份,背的是干部的责任,接受的是群众的监督。”白龙镇党委书记王慧明一语道出了原由:为每一个镇村干部配备一个“爱心服务包”是该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创新举措。他说:“我们当干部,不能总是想着去躲矛盾和问题,只有帮百姓疏怨气,大家才能更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