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雾霾迷扰\"中国梦\"

19.12.2013  13:44
核心提示:国家治霾 真正的难点不在技术而是决心   2日,上海的AQI指数突破300,首次达到六级严重污染。5日,启动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红色预   国家治霾 真正的难点不在技术而是决心

  2日,上海的AQI指数突破300,首次达到六级“严重污染”。5日,启动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红色预警。6日,上海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爆表,全市PM2.5平均浓度近600,创下上海执行AQI 和PM2.5监测与报告以来,污染状况最严重的尴尬纪录。

  “厚德载雾 自强不吸”、“喂人民服雾”、“霾头苦干”、“再造灰黄”、“雾以吸为贵”、“雾美价廉”……本周(12.2-12.8),中国南方多省市遭遇我国有PM2.5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范围、长时间区域“霾伏”, 诗意盎然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变成残忍的现实写照。一时间,“雾霾”成为上海、长三角乃至全中国最热闹的网络话题,周微博讨论量破五百万次,各种现实霾照、网络段子横空出世。恰逢英国首相卡梅伦首相访华,有中国网民在卡梅伦的认证微博下留言,“雾都的称号被我们拿下,作为英国首相,你是否感到羞愧?”

  个中心酸国人自知。

  空气无“特供”。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言,“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因为“任何人都跑不掉”。“同呼吸共命运”,雾霾笼罩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没有人能幸免遇难。

  过去,遭受雾霾困扰的还是重工业集中的京津冀地区,而今开始严重袭扰江南,蔓延全国。报道称,由于持续雾霾天气,上海市近日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比平时增加了三成左右,很多病人检查的原因均和空气质量有关。网友“妙乐赵様”呼吁:这会儿不是互相嘲笑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对问题的主体进行讨伐。

  专家认为,上海本次雾霾是北方污染物输送、本地污染持续累积以及区域性污染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以本地污染物集聚为主”。换言之,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目前雾霾天高发的根源,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称,“雾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如何避免人类制造“人祸”危害自己,这是政府、企业、个人和全社会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虽然预警发布后,上海已采取了相应的减排措施,但这一切只能缓解持续恶化的趋势,及时“治标”不能代替彻底“治本”。

  多少人的童年,每遇大雾都开心得以为仙境降临,长大后却和中国一起觉醒,雾里有霾,是迷幻的毒物,瞬间点破“美丽中国”期许背后的严峻现实。雾霾肆虐,“是对经济粗放发展的尖利警笛”(胡锡进)。“@人民日报“试问:当呼吸变的沉重,GDP有什么用?当健康成为奢望,发展有什么用?

  “魔都”成“雾都”,有心网民制作伦敦“雾都摘帽史”,供决策者参考。1952年12月,伦敦连续5天浓雾弥漫,满城咳嗽,医院爆满,4天死亡4000余人,此后两月又死亡8000余人,共死亡12000余人。付出生命代价后,英国痛下决心整治环境,1956年通过《清洁空气法案》,并实现产业转型,打造生态社会,用整整20年摘掉“雾都”帽子。网友“万里长城永不倒哈”感叹 :砍倒一棵树很容易,培养一棵参天大树很难。

  以人命的代价,下彻底打扫雾霾的决心太过残忍。国家治霾需要“执政为民”的担当,真正的难点不在技术而是决心。可贵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已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次用“治理”代替“管理”,这既是对国家管理、社会管理认识的深化,也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成员郑新立认为,解决雾霾问题“已成为对执政党能力的考验”,“我们现在环境成本到了必须付出的时候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评论员汤嘉琛建言,治理雾霾须提高环境治理在政府工作中的权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把问题留给后人”的落后思维;要以更严格的节能减排标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降低它们为雾霾“做贡献”的能力;对城市工业布局进行调整,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用“节能风”驱散雾霾。

  须知,防治雾霾已是全民共识,人人有责。《齐鲁晚报》评论认为,面对雾霾天气,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比方说,减少开车出行,多搭乘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也许一个人的行动只是杯水车薪,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防霾治霾的共同努力,最终会带给人们更多的蓝天白云。

  随着冷空气的南下“清场”,区域性的雾霾将被暂时驱散。但唯有力推行之有效的制度策略,树立果断变革的发展观念,整块中华大地的迷雾才会散去,中国梦的上空才会日渐晴朗。

  雾霾治理非一日之功,要有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却不能“坐等风吹”。作为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桥头堡,上海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有责任也有能力拿出带头改变的政治魄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上海市长杨雄语),不妨从2400万市民的呼吸道开始。

   PISA折桂 中国教育何以“宠辱皆惊”

  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消息说,在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中国上海学生得分再度高居榜首,这是上海学生时隔3年后第二次获得这项测试的第一名。据悉,这项测试有6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主测15岁学生数学、阅读和科学能力。

  一直以来,中国学生擅长“考试”近成国际共识。上海学生二次问鼎PISA——此测评号称“国际教育方面最有影响力的排名”,在国内舆论界引起的波澜远不及欧美等西方传统教育强国的激烈。作为中国大陆能够合法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参考消息》仅一周内就转载外媒关于相关评论报道达8篇。外媒在批判本国教育“失败”的同时,也对培养中国“学霸”的教育土壤充满好奇,其中掺杂酸涩滋味。英国《泰晤士报》称,“中国的孩子和家长知道,这一切都付出了可怕的代价,孩子受到的压力已经达到超强限度,濒临病态”。CNN固化着此种印象,“上海在PISA测试中的成功,仅仅反映出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和大强度的考试”。

  正因如此,《新民晚报》的“新民随笔”无奈:早料到“吃”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上海学生在舆论上一定动辄得咎,怎么着都会受气——如果铩羽而归,自然是教育有问题,群起而反思、鞭挞;即便事实上荣登榜首,依旧免不了被反思、被鞭挞。

  《环球时报》感慨万千,“对全社会的青少年来说,考试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而是他们被迫很早就开始的真实人生拼杀”,西方舆论中有对上海学生“死记硬背”冷嘲热讽的,但这不会伤及中国社会的自尊,“因为中国人自己对应试教育的批评,比老外嘴里说出来的要尖刻、激烈得多”。例如,教育学者熊丙奇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就表示,“我们自己的民众都不认可这种模式,已经非常清楚我们教育体制中的种种缺陷”,(持同样观点者的大有人在)。

  的确,高分未必高能。事实上,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正逐年激增,甚至开始呈现年龄低幼化趋势,这种“用脚投票”真切地反映了人们对国内教育质量的信任缺失。

  教育的成功在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如果仅仅是培养“知道分子”,“钱学森之问”必定无解。不少国内媒体都提到,上海勇夺PISA第一的同时,“上海学生也以平均每周花13.8小时做作业的‘纪录’,成为‘课业负担’项的第一名”。《中国教育报》点明,“高成绩与高负担有密切联系,但高负担会对学生好奇心、持续学习能力、天趣童真的损害。”

  然而,一味棒杀无意处,况且PISA也不是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OECD教育指标与分析部主管、PISA负责人Andreas Schleicher就指出,上海学生表现最出色的地方恰恰不是重复课本,而是将他们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在新的环境中,“只有2%的美国学生能创造性地将高等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但上海的这一比例是30%”。

  由是观之,上海推进素质教育的努力并非徒劳。上海的“减负”运动也被舆论看在眼中,《新华每日电讯》有文褒扬:上海围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许多举措令人刮目相看。

  美国华文媒体《侨报》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赢在了起跑线,高等教育却显得后继乏力;中国的中学生可以在国际奥数比赛中所向披靡,却无法在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后成为该领域的翘楚,无法引领世界科技的创新潮流。这是真正需要反思的地方。

  革新教育,须以“扬弃”态度正视。“冠军彰显了上海教育成功之处,亦遮盖不了课业负担过重的尴尬现实,而一门测试终不是评估教育水准的唯一标尺。今日教育能否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准又能否同步提升,这是PISA之后更待国人一解的考题。”(@解放日报)

   主播笑场 用成熟包容替代上纲上线

  4日晚间,在上海电视台一档民生节目《新闻夜线》中,一位访谈嘉宾坐在椅子上突然摔倒,而后导播迅速切换画面、男主播撑场完成节目。不过,在之后的新闻播报中,女主播见状憋笑没忍住,最后说了“对不起”才开始播报下一则新闻。虽然事件发生只在几分钟中,但由于是现场直播,一切均被电视观众看在眼中,吃惊之余,网民制作的动态图也开始流传网络。

  5日,该栏目在其官方认证微博上向观众致歉。对于女主播的“真情流露”,网民们各有见解,有人批评是“编导的救场、男主播的淡定,最后(被女主播)毁于一旦”,也有人认为直播很真实,“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女主播笑起来很好看,千万别处罚她”,电台网友“fm107dj晋辉”则以“业内人”的身份表态:直播时突发情况引起的笑场,真的很难控制,佩服男主播的淡定,导播的机智救场,还有女主播的率真。

  如今,电视直播早已司空见惯,其最吸引受众之处就在于时效与真实,而直播风险同样寓于其中。整个传播过程中,新闻主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必须具备更好的专业素质和状态能,才能有效地进入和把握直播状态,从而圆满地完成传播任务。网友“河畔少年”综而所述:能克制住是职业素养,克制不住是天性流露,前者让我们看到一位职业人如何掌控自己掌控场面的敬业精神,而后者让我们看到主播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同观众一样有喜有悲。

  突发意外,既体现现场人员的临时应变,也考验旁观者(受众)的成熟包容。网民是宽容的,善意的调侃不是落井下石,恰表现了对电视栏目的热切关注和寄望,舆论和观众大可不必“上纲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