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分歧大 求职的苦等7天招人的瞎转7天

08.02.2014  22:34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一张白色纸片,上书“驾驶员”“中餐厨师”“焊工”等工种,后面坐着一个个等待雇主挑选的工人——对于流动性颇大的外来务工人员,这是每年开春的关键时刻;对于用工方来说,这是考验他们眼光和谈判能力的时候。

        8日下午,记者走访了位于城东客运中心附近的劳务市场,尽管春节尚未结束,市场的大厅和厅外的小树林都已站满求职者。不过,由于劳资双方关于待遇问题的分歧较大,现场达成用工意向的不多,更有求职者从正月初三等到现在,也有招工者从正月初三找到现在……

        求职的:工资给得低

        双脚踱来踱去,李勇不断往手心里哈气。这个早上,他冻得恼火。李勇面前的纸上写着“中餐厨师”“20年从业经验”。这20年里,李勇从墩子做到主厨,又自己开店当老板。

        “这几年人力成本、房租成本都在涨,生意不好做。”正因为此,李勇关掉自己的小店,想再次上阵找工作,“前几年自己做每年整个10来万,这几年不亏就好了。这里刚刚买了房子,娃儿马上高考,不出来挣钱不行啊。”正月初三李勇就在劳务市场守候,但直到现在,李勇还没找到合适的下家。

        “不是我太挑,是这些(雇主)开价太低了。”李勇表示,自己对月薪的心理期待值是5000元左右,来问过的老板开价最高只到4000元,“达不到这个数,完全就是墩子的价了嘛!”李勇说。寒风里站了几天,李勇说自己心都凉了。不过,李勇不打算降低自己的工资要求,“现在还早,再等两天嘛。

        招人的:好员工太少

        李勇的声音招来身边一阵异样的目光,来自郫县的罗女士把记者来到一边,“这些人,本事不大,要价还这么高!”罗女士介绍,她在郫县开有一个中餐馆,平时需要两个师傅,年前一个老师傅家里出事回了家,年初二没有回来,“老师傅每个月都才3800块钱,也没说不干,只是家里实在有事,我才跑来招人的。这里的再咋个手艺也一般,好的早就进酒楼了,还来这里找?

        从正月初三开始,罗女士也一直在招人,但直到现在没没着落。开头找了几个,4000块钱,拉回去了都不得行,4000块钱就该有4000块钱的手艺,结果跟墩子差不多!”

        罗女士同样表示,绝不放低标准,宁愿先空着,也不找一个“送不走的菩萨”。

        分歧大 1000元心理差距难弥合

        记者走访发现,劳资双方最大的分歧在于工资待遇问题。

        例如,求职目标为墩子的,期望月薪多在3500元以上,而雇主心理价位往往在2500元左右;目标为厨师的,期望月薪多在4500元以上,而雇主的心理价位在3500元左右……1000元的心理落差成为主流,难以弥合。

        劳务市场相关负责人肖主任介绍,这个市场主要集中了餐饮、电工、焊工等技术类务工人员,也有保洁等一般工种。“每年都是这么多人,找个工作不是一来就找到的,招工人也不是一来就招得到的,这中间肯定要慢慢挑,慢慢谈,免得以后出问题。”肖主任说,现在的劳资双方还处于相互试探摸底的时候,“这两天两边都有人乱喊价,等元宵节前后,才会最后确定一个准确的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