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助脱贫——威远县脱贫攻坚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纪实
2018年,威远县计划脱贫3650人,11个贫困村退出,1715人易地扶贫搬迁。
目前,威远县计划退出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达标,11个贫困村退出“一低五有”达标率100%;1715人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公共服务及基础配套设施全部开工建设;2018年1~6月在内江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度综合排名第一……
这些实打实的数据是威远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敢挺、苦干、实拼”的最佳回报。
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威远志在必得。
建章立制,打造扶贫“铁军”
脱贫有无实效,关键看帮扶。农村是一片非常广阔的天地,驻村干部一定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自2014年以来,威远县认真落实省、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部署要求,先后印发《威远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威远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组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驻村帮扶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全县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不断加强和规范干部驻村帮扶工作。
为打造一批能上阵、能打仗的“扶贫铁军”,威远县大力实施蹲苗助长、岗位提能、导师送教、创业推介“四个计划”,确保第一书记选有人才、学有目标、比有对象、干有成效,着力打造勇担当、善作为脱贫攻坚干部队伍。
实施“蹲苗助长”计划。探索建立第一书记选派后备人才机制,按照“派最能打仗的人”要求,拓宽选派渠道,明确“正负面”推荐条件,收录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110名建成选派后备人才库,不断强化派驻人才支撑。
实施“岗位提能”计划。采取新老帮带、集中培训、理论考试、现场观摩等形式,累计组织第一书记现场参观45场次、结对帮带1200余人次,切实解决第一书记驻村水土不服、能力不适、攻坚疲惫等问题,不断增强驻村帮扶本领。
实施“导师送教”计划。选取在党的建设、产业帮扶、扶志扶智、基层治理、集体经济等方面专业知识丰富、工作成效突出的第一书记20名,组成“导师团”,利用片区会、交流会、培训会等形式分类开展“第一书记讲堂”活动,通过一线干部传授一手经验,不断提高“打硬仗”能力。
实施“创业推介”计划。开展“组工人物·为你代言”系列宣传活动,利用“威远组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连续推介第一书记“创新创业成果展”10期,帮助10个特色产业村增收50余万元,切实为第一书记摇旗呐喊、撑腰鼓劲,不断激发帮扶活力。
截至目前,全县共派联系领导138名、帮扶部门(单位)160个、驻村工作组174个(2018年6月撤销驻村工作组,组建54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队队员108名,第一书记205名,农技员188名以及帮扶责任人5320名,他们成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产业“输血”,促进村民稳定增收
2018年,威远县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增收1600元/人,解决5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问题,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人均30元以上。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各项惠民利民政策有效兜底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但要想真正脱贫,拥有自主增收能力和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才是最关键的。
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滞后是威远县连界镇荣胜村退出贫困前的现状,也是我市众多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县、镇党委统筹抓,村党组织带领抓,各帮扶部门一起谋划和指导下,荣胜村于2016年成功退出贫困。荣胜村的成功“蝶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的支撑。
荣胜村为山地地形,林地面积占农地面积的45%,针对这种情况,村第一书记张天一和帮扶部门通过实施“回引工程”,发展三大产业,现已建设风景名树基地400余亩、花卉苗圃基地300余亩、中药材基地600余亩,培育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发展养鸡大户2户、养羊大户5户、养兔大户1户。
贫困户巫述良身体有残疾并有其他疾病,家里几乎没有经济来源。张天一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后,联合市委农工委、内江电大等帮扶单位,帮其争取到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帮其新建了150余平方米的圈舍和60余平方米的储物间。在大家的帮扶和鼓励下,巫述良开始发展养殖业。从刚开始的4只羊到现在的140只,巫述良不仅成功脱贫,还成了当地的养羊大户,年收入达到8万元。
除了发展现代农业,张天一还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实行“集体资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打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0万元和产业扶贫周转金40万元,协商引入业主投入资金130万元,在荣胜村11组建设了现代化养殖场,发展养猪、养羊等产业,每年可为荣胜村增加6.6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为民服务,解决村民后顾之忧
“以前我们村穷,交通不便。自从驻村工作组来了,在基础设施、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支持都很大,现在我们村人均收入提高到4000元左右,路也在修了……”威远县庆卫镇庆团村文书李永仲对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赞叹不已。
10月12日,记者来到庆卫镇庆团村,这里地形为三山夹两沟,山高路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庆卫镇最偏远的贫困村。
要想富,先修路。要脱贫,先解决交通问题。
驻村两年多来,在帮扶单位县教育局党委的支持和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积极争取各方项目和资金,两年来,庆团村已新建成村级活动场所196平方米、文化广场400平方米,通组公路5.83公里、山坪塘4口、储水池8口,并完成了对村级活动场所的美化,栽种格桑花、庭院绿树等,放眼望去现在的庆团村整洁有序、生机勃勃。
为拓宽就业路,威远县实施“五位一体双助推”就业扶贫行动,建立就业扶贫“一库五名单”台账,落实“四个一”帮扶措施,积极开发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动态消除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零就业家庭,确保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截至目前,共有1577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修好路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帮助贫困村增收才是关键。
越溪镇距威远县城45公里,是威远偏远的镇之一。这里的村民大多靠种植柑橘等水果为生。了解情况后,驻村农技员邹建鑫便借用各方力量对当地村民进行培训,邀请专家讲课和现场指导。越溪镇发展村的“不知火”基地从原来的100多亩增加到现在的300多亩,产量、品质提高了,销量更大了,村民收入也有了保证。
扶贫先扶志,除了产业扶贫、技术扶贫外,精神扶贫必不可少。
龚晓波就任新场镇卡房村第一书记已经两年多,他认为,扶贫关键还是要发动老百姓,让贫困群众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因此,龚晓波和驻村工作组经常入户走访,对村民开展感恩教育,倾听群众想法,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的信念。
贫困群众收入不断提高、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在这个过程中,广大驻村帮扶干部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骨干和桥梁纽带作用,他们是国家惠民利民政策的最终落实者,更是与贫困村、贫困户直接接触的贴心人、暖心人。
如今,在广大农村,威远县党委政府统筹各方帮扶力量正用心用情用劲,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