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红色老区四川巴中绿色崛起

11.05.2015  17:13

        阳春四月,春回大地。由中国新闻社和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组织的“行走中国•2015海外华文媒体四川行——绿色崛起看巴中”联合采访团走进红色老区巴中市。

        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的20位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及记者、编辑一行历时4天,前往巴中市平昌县、巴州区、恩阳区、巴中经开区和南江县,深入佛头山景区、南龛石窟、恩阳古镇、现代农业园、光雾山景区等巴中绿色经济产业和山地运动休闲旅游发展的一线,感受这片“红军之乡”的红色老区现代化发展路径。

        绿色都市润肺氧吧  多种文化交相辉映

        山耸城中,城随山转,河围城绕,山城相映……巴中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休闲之所。秦岭和大巴山孕育了巴中千里沃野,八山环抱的壮丽奇景造就了巴中57%的森林覆盖率,再加上南北气候分界线,又赋予了巴中丰沛的降雨和充足的光彩。巴中,这座号称“川东北氧吧”的城市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自然禀赋。

        优良的自然环境早就了巴中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资源。巴中境内遍布秦汉文化、三国文化、隋唐文化、抗金文化、明清文化遗址。人在巴中,就如同在动人的风景里,在历史的潮流中;与巴中邂逅,便是邂逅这座奇山秀水的山城、邂逅多元文明。

        由于地处川陕交界的四川省巴中市素有“红军之乡”之称,此次采访活动的第一站是巴中市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之一的佛头山景区。

        屹立在平昌县城北的佛头山国家AAAA级景区,融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于一体。以刘伯坚纪念馆为依托建成的红色文化区,是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大奇观。据了解,佛头山红色文化区占地面积10公顷,建有伯坚革命缅怀区、川陕苏区红军文化体验区、红军石刻标语文化博物园、红色文化长廊、星火长廊、景观道路、红星广场、足迹广场、星火长廊等,红色文化氛围浓厚。而其中的精华还数红军石刻标语园。

        “平分土地”“赤化全川”……标语园分为石刻标语区、墨书标语区、漫画区三部分,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方面面。据当地负责人介绍,佛头山文化产业园的红军石刻标语园,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收集最齐全、展示最系统的一个红军标语园。

        “这些标语和图片都是革命先辈们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很感动,也很感慨。”仔细参观了红军石刻标语园,并倾听了现场讲解后,美国《华府邮报》副总编于天竹充满感慨。

        与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一样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巴中的“古文化”。4月2日,采访团一行来到巴中恩阳古镇,感受这座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

        “四川还有这么如此原生态的恩阳古镇,能把这么古老的建筑保持得这么好。我都想生活在这个地方,我都不愿意走了。”《斐济日报》副社长刘丽萍一边参观一边感慨。

        行走在古镇间,那些留下岁月斑驳痕迹的老房子、旧墙面,都让人宁静。坐在屋前檐下独自抽着斗烟的老者,更是增添了这里“”的气质。而蹦跳于古镇狭长的巷道间的孩子们留下的爽朗纯真的笑声,更让海外华文媒体的记者们动容。

        “看着他们纯真的笑容,尤其是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我希望再过五年、十年,在来到这里时,还能看到他们的这份纯朴。”在古镇的每一条街道,意大利《华人街报》副主编王璐都拿着相机拍个不停。

        除了恩阳古镇,位于巴中的南龛石窟也同样给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留下深刻记忆。

        “太震撼了!”在有“全国盛唐彩雕第一”之称的南龛石窟,看到历时千余年仍保存完好的摩崖造像,海外华文媒体的记者们纷纷赞叹。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总编辑丛中笑说:“保存完好、色彩艳丽、雕刻精湛的造像再现了隋唐文化的繁荣。回去以后,我会在杂志上用图片和文字展示美丽巴中。

        绿色经济城市引擎 产业发展日新月异

        如果说多种文化交融的旅游发展是巴中的一大特色,那么近年来巴中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更是一大亮点。

        采访团一行在参观了巴中经开区,先后走进巴中西部国际商贸城、西锦社区、四川中兴纺织厂、巴中万马汽车制造厂,以及巴中规划馆,对巴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了切实的认识和体会。

        “一直以为巴中是落后的农业区和旅游区,通过这个厂子的参观,特别是这个万马汽车工业园的参观,觉得巴中的工业将会是后发制人,而且了不得。”在万马汽车制造厂内参观后,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总编辑丛中笑说。

        据了解,总投资21.2亿元的万马汽车制造项目是巴中市政府引进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占地4000余亩,将促进巴中汽车整装及零配件产业提升,带动区域机械制造、运输业、包装业及其他商业发展。

        而万马汽车制造车间的火热场面,只是巴中市近年来经济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巴中经济开发区立足“一年奠定基础、三年初具规模、五年新城崛起”的阶段目标,正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开放型经济先导区、“两化”互动示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次级突破”攻坚区、生态宜居都市区。于是,三年来,巴中经济开发区投资者纷至沓来,昔日荒山野岭,奇迹般的崛起一座现代化的产业新区、人居新城。

        在位于平昌县的元峰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各种奇花异果也让记者们感受到了巴中产业发展的魅力。“麦克风”南瓜,番石榴、菠萝蜜、香蕉、木瓜等热带水果园,模仿沙漠种植的仙人掌……园区负责人一一介绍,奇异的外形,艳丽的色彩,让大家兴趣十足。“尽管当季的瓜果还未成熟,但还是不难想象两三个月后,这里树树开花、枝枝挂果的丰硕景象。”西非华人在线总编辑邓敏很兴奋。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座集观光、采摘、花卉苗木销售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在规划设计的理念上进行了创新,着力在休闲、观光上下功夫,用旅游来带动产业、休闲来拉动市场,规划建设有“农耕风貌区、香花观赏区、循环农业区、原生态林地区、生态果林区、休闲观光区和健身活动区”七大主题功能区,将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致富。

        山地运动休闲旅游  助推巴中绿色崛起

        曾经,巴中还是闭塞落后的代名词,但随着城市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高速、铁路、机场等相继开工建成。巴中,这座处于川东北城市群的核心三角区的丘陵城市,依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正一步一步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013年,巴中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巴中建成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中心城市,形成秦巴山片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山片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其具体做法是围绕“山地运动休闲”主题,塑造“生态”和“文化”两个品牌,打造“山地自行车地”、“网球”、“定向运动”三大项目,整合“巴蜀极地巴州、明清风水古镇恩阳、红色通江、绿色南江、水墨平昌”五大板块,凸显生态自然、红色文化、巴蜀风情、巴江水韵、佛道景观、文旅体综合体等六大特色,打造独具地域色彩的山地运动休闲城市,把巴中建设成全球知名、全国第一的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

        而这一切也在一天天成为现实。如今,巴中全市已修建网球场63片,网球训练墙45片。2013年3月,巴中注册成立了网球协会,发起时53人,现已发展会员5000余人。同时,从2013年开始,巴中市举办的全市型、系统型、交流型等各种山地网球赛事超过100次。然而,这仅仅是巴中打造山地休闲城市的一个缩影。

        2013年6月,巴中首个集生态保护、休闲娱乐、运动健身、观光于一体的城市生态运动主题公园—望王山运动公园正式开园。2014年3月,巴中市平昌县南天门森林运动公园正式开园迎客。2014年9月,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骑进巴中,今年,巴中还将继续举办环中国国际自行车赛平昌赛段。2014年11月,中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在“山水画廊 魅力四射”的平昌县举行。2015年10月,国际马拉松赛事也将首次跑进巴中……

        体育运动是观察一座城市发展活力的最佳窗口。独具魅力的山地运动,不仅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重塑人们的精神气质,而且激发了城市的内在活力。在挥拍之间,在滚动的车轮间,巴中向世人彰显的不仅有人文风景之美,还有活力之美。

        “运动,能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在巴中市体育局负责人看来,打造山地运动,不但推动全民健身,还造就了以旅游业、服务业、文体产业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间接吸引投资者,带动相关产业兴起。

        然而,巴中这座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新城才算起步。巴中市体育局提出了在全市实施“双千双万工程、打造八山三水工程”的构想。“双千”即指五年内建1000片网球场、1000公里自行车绿道;“双万”则指五年内发展山地网球爱好者和山地自行车爱好者各10000人。同时在巴城打造“八山三水”11处山地休闲运动公园,其中“八山”是指望王山、南龛山、西龛山、白塔山、插旗山、北龛山、莲花山、西华山8个山地休闲运动公园;“三水”即是打造巴河巴城段、化成水库、三江水乡3处水主题休闲运动公园。届时,巴中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山地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原来巴中发展的这么好,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的变化都让我们没有想到。”4天的采访行程中让海外华文媒体的记者们纷纷感叹。动人心魄的美景、令人动容的文化、让人惊叹的发展……海外华文媒体的记者们深入巴中产业、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一路记录、一路感悟。

        “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挣脱场馆的禁锢与束缚,呼吸新鲜的空气,听闻鸟鸣啁啾流水潺潺,在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完美交融的巴中静静呼吸富氧空气,这意境,想想都觉得美。整个行程让人实在是太难忘了。”德国《华商报》高级记者黄礼登面对离开恋恋不舍,他告诉记者,“巴中留给我们的可能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我觉得可能是一生的美好记忆,无论将来是在国内还是在欧洲,我想,巴中应该会经常回想在我的脑海中。

        (苗志勇 周迪迪/文)

        除署名图片外,所有图片均由巴中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