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超市高效便民 优质服务助城市文明 —— 德阳市什邡市政务服务中心

20.05.2014  13:26

      何为文明城市?人们的答案肯定都不一而足,但其最终与人们生活(生存)环境的改善脱不了关系。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外来的企业家,一个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环境无疑是让他们认同的。正因为如此,作为囊括了全市45家行政审批部门行政职权的“政务大超市”、代表政府对外服务的“大窗口”——什邡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首当其冲成为衡量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重点与参与的生力军。为此,中心立足工作实际,从提升工作人员精神风貌与服务水平入手,坚持在强化自身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拓展服务空间,全力打造廉洁高效政务环境,为助推全市参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作出积极贡献。

      优化流程压时限,确保服务便捷又高效

      2007年,中心对外服务之初,444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中心对外服务,到2013年,中心开展的行政审批服务已优化减少到323项;2007年,中心行政审批平均承诺时限为8个工作日,比法定的平均工作时限压缩14个工作日,到2013年,中心行政审批平均承诺时限已下降为6.1个工作日,比法定的平均工作时限压缩15.9个工作日……

      这些数据的背后,代表着中心在围绕减少项目、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切实给服务对象带去了福音。而这些成效的背后,更多的是中心的不懈努力。一方面中心结合省、市下放优化项目精神,通过积极配合市法制办等相关部门,多次参与对审批项目的清理、优化工作,确保服务事项与时俱进、不断减少。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鼓励窗口主动作为与中心适时督查帮助等方式助推项目流程的优化及时限的压缩,从而确保了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大胆尝试全国试点,确保服务基础全面提升

      为不断提高我市政务电子化水平,中心积极建言,使我市通过主动争取,有幸于2012年1月被国家预防腐败局和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批准成为“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全国试点县”。

      在中心与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扎实工作,2013年3月我市已接受省政府信息公开办的初检。依托全国试点契机,中心在项目清理、电子政务大厅等的建设、完善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助推电子政务大厅建设方面成效明显。如:对电子政务大厅的项目进行了完善,并将中心的138项行政许可事项和185项行政审批及其他服务事项全部录入电子政务大厅,纳入同步电子监察。同时,完善了电子政务大厅和便民服务中心通用软件系统项目的基本信息,上传了申报材料格式文本、示范文本和材料样本4000多个,强化电子政务大厅的管理,做好了在线服务和办件情况监督等工作,使我市服务基础,尤其是网络平台建设得到全面提升,使服务对象不出家门第一时间就可通过中心的网络平台了解到服务事项的具体要求,从而从容准备。

      主动探索全程代办,确保服务能力全面增强

      “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启动‘县、市、省’三级联动机制帮助我们跑完相关审批手续,恐怕我们现在还不停奔波在审批的路上呢,原本以为至少都要三、五个月,没想到短短的几天就给我们办完了相关手续,真的太感谢了!这个是我们的心意,请你们一定收下!”说话间,一面印着“全程代办为企解优,高效便民一流服务”内容的锦旗由明日宇航副总经理刘家春郑重地交给了中心主任赵劲松的手上。企业执意到中心来“送礼”的背后,是中心探索项目全程代办的不懈努力。

      谈起中心的项目全程代办,其实该项工作实质性推进也不长,2013年1月,在中心积极努力争取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信任下,全市重点项目全程代办工作正式纳入中心实施。为此,中心主动作为,通过建立健全配套机制、多次举办代办员工作培训、强化审批窗口人员配备、开设全程代办服务窗口和服务区域、召开联审会(联系会、现场会)、印发全程代办专报、多次深入企业走访、运用“县、市、省”三级联动机制等多项举措,全力做好项目全程代办机制的有效运行,为明日宇航等多家企业提供了高效优质的审批服务,从而进一步拓展了中心的服务空间,增强了中心的服务能力。

      据统计,2013年1月至12月,纳入中心全程代办项目共计45个,协议投资113.065亿元,已开工项目15个,协议投资18.18亿元,开业的25个,协议投资91.395亿元。

      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模式,确保交易环境公平诚信

      为构建我市优质的综合性服务环境,中心在认真做好自身“老本行”——行政审批服务的同时,又不畏困难,主动“捉虱子上身”,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一方面中心立足现已开展的2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固定价比选工作等,主动探索,积极完善优化服务方式,确保该项工作推进更优、更精;另一方面中心正结合省市要求,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设工作,去年年底市上已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组建方案,今年正着手试运行。

      努力贯通三级便民体系,确保服务领域全面覆盖

      “还别说,自从我们政务服务中心修好后,找我们的老百姓明显少了许多,让我们总算有精力来思考镇上的发展大计了。”站在宽敞明亮、人头攒动的新政务服务大厅,洛水镇党委书记兰勇欣喜地向前来指导中心建设的市政府副市长雷涛如是说。而有此感触的,何止只有兰书记。随着我市“5.12”灾后重建全面完成,全市16个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新政务(便民)服务中心、17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全面投入使用,预示着我市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全面覆盖,实现了服务领域的无缝衔接。而这其中,依旧也离不开中心的悉心参与。

      伴随着镇级便民服务体系的重建历程,中心一方面通过印发相关指导性文件、多次深入基层现场指导等方式,强化对镇级中心基本建设的指导,确保其基础过硬;另一方面中心还积极将省行政审批系统延伸至镇级,确保了市、镇、村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架起了高效服务之翼,有效提升了镇村的服务能力。同时,中心还结合“走建惠”等工作,适时开展“送服务到基层”活动,积极带动基层便民服务工作开展,有效链接起无缝对接的服务平台,确保了服务领域的全覆盖。

      一系列锐意进取的主动探索下,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服务质量更加优良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已然建立。当人们身处在什邡焕然一新的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中,悠然享受着“一窗式”的高效优质服务时,谁说这不是在分享什邡这座城市的文明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