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互补助产业升级 加快建设“中国阳光花城”
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四川11月10日讯:攀枝花是我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是新中国(1965年)依靠自己力量建设的第一座钢铁基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自指挥建设,邓小平同志更盛赞这里“得天独厚”。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拥有中国93%的钛,居世界第一;拥有63%的钒,居世界第三;还拥有全国20%的铁。水能资源高度富集,金沙江、雅砻江纵贯全境,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600万千瓦,有中型水库5座。气候资源独具特色,年均气温19.7~20.9℃,无霜期300天以上,全年日照时数2300~2700多小时,是天然的“大地温室”。
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敏眼中的攀枝花市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她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攀枝花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基本实现了从钢铁主导,向钒钛、钢铁、机械制造、矿业、能源、化工六大传统产业和太阳能、生物工程两大新兴产业并进的转变;从传统工矿城市,向宜居宜业宜游大城市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迸发。
她还透露,攀枝花通过加快建设“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创新资源开发模式,促进经济多元发展。
加快建设“中国钒钛之都”。 攀枝花掌握了钒钛产业的一批核心技术,成为全国最大的钛白粉、全国最大的钒钛钢和世界最大钒产品生产基地,正建设全国最大钛金属生产基地,钒钛产业集群入选了“中国产业集群50强”,是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钒钛之都。多年来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组织形式从市州点状分割向区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形成要素能力强、空间时序合理、上下游关系紧密、配套功能完善、发展环境良好的区域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与区域内市州的产业呼应和发展互动,全力推动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促进区域经济共荣方面贡献重要力量。
加快建设“中国阳光花城”。 紧紧依托山地城市特征和亚热带气候特点,突出阳光和花卉两大要素,以建设宜居宜业百万人口大城市为目标,以打造中国阳光花城、全国著名阳光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为抓手,开辟都市阳光休闲、百里生态长廊、阳光健康、阳光运动四大个性化精品旅游线路,把攀枝花建设成以花命名、以花为景、特色鲜明的中国阳光花城,建设成人居环境优、配套功能强、社会秩序好、就业机会多的百万人口宜居宜业大城市。通过积极搭建区域旅游产品推介平台,打造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等方式,加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形成无障碍旅游新格局,提升攀枝花阳光康养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快建设“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把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放在城乡统筹和区域合作的先导位置,积极构建以攀枝花为中心,辐射川西南、滇西北,连接西昌、昆明、宜宾、楚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城市和地区的放射状对外大通道,全力推进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建设步伐,加强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基本确立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依托川滇黔十二市地州峰会、重协区、长江协调会等区域合作平台,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旅游文化等重点,努力推进区域经济共融。全力将攀枝花市建设成为攀西地区对外开放的最大窗口、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平台、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地、西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张敏对攀枝花的未来充满信心,并诚挚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到攀枝花观阳光花城,闻一路花香,醉“花花世界”,尽享 “游走在阳光下,行游在花丛中,沐浴在花香里”的浪漫生活。孕奇蓄秀的攀枝花,正以“中国阳光花城”、“中国阳光康养地”的迷人丰姿,欢迎各方友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