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动物协助“预报”地震 成都将新建6个观测场

29.04.2016  13:36

  昨日,市防震减灾局在参加“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时透露,成都市将在崇州、邛崃、大邑、蒲江、都江堰、彭州等6地新建6个地震宏观动物观测场,计划今年上半年完工。建成后的动物观测场,将组成宏观观测网络,通过对动物反常行为的监测,搜集地震前兆资料,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地震前,地磁场、地下应力场等都会发生异变,动物和植物对此很敏感,会表现出一些异常反应。”市防震减灾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解释。宏观动物观测场就是聚集、观测动物,并记录异常反应的。 “如果光凭动物预测,是很容易误判的,因为动物异常有很多原因。”该负责人说,动物在受惊吓、患病等情况下也可能表现反常,这时就需要更多手段做参考,比如微观监测,用专业工具捕捉肉眼观测不到的地球物理量。由于动物预测地震的具体效率无法评估,这项工作只是探索性试点,作为地震监测手段的有益尝试和补充,地震预测的“主力”仍是位于二三圈层构造带上的31台套检测设备。

  成都商报记者 钟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