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参与承办第二届全国动力多灾害工程结构防护学术研讨会

06.07.2021  11:00

7月2-4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国际防护结构学会、国际生命线与基础设施地震工程学会共同主办,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振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工信部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动力多灾害工程结构防护学术研讨会在绵阳举行。来自国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以及绵阳市勘察设计协会、绵阳市公路学会等专家学者和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学校副校长曾刚对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与近年来学校建设发展取得的最新成果,相信通过会议的举行,一定能碰撞思想,启迪智慧,推动工程结构综合防灾减灾研究迈上新台阶。

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科廷大学郝洪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对会议的顺利举行表示祝贺,向各个单位特别是西南科技大学对会议的大力支持表达了感谢,并介绍了举行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随后,绵阳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孟贵林,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万强分别作了致辞。

研讨会围绕“动力多灾害作用下工程结构防护研究”主题展开。郝洪教授、陆军工程大学方秦教授、河北工业大学马国伟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范峰教授、浙江大学罗尧治教授、深圳大学任伟新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金浏金浏教授、西南交通大学余志祥教授、四川大学戴靠山教授、东南大学宗周红教授、西南科技大学邓勇军副教授分别作了“Response of metaconcrete structure under impulsive load”“爆炸与火灾联合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破坏”“3D打印UHPC增强混凝土抗爆性能研究”“大跨空间结构抗爆炸与冲击研究新进展”“有限质点法高效仿真平台与应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群智慧监测与管养一体化平台”“高温冲击联合作用下混凝土材料与构件性能研究进展”“坡面地质动力灾害柔性防护结构理论与技术新进展”“风力发电支撑结构动力多灾害研究”“双层钢管混凝土组合墩柱爆炸损伤机理与评估方法研究”“不同速度段弹体侵彻靶体的理论模型研究”的大会报告。会议还进行了4场特邀主题报告和50余场学术报告。大会同步进行在线直播,共有4000余名全国各地的专家和师生聆听了报告。

全国动力多灾害工程结构防护学术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议题聚焦工程结构抵御地震、强/台风、爆炸、冲击等极端荷载作用下的综合防灾性能,以加强土木工程领域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据悉,第三届全国动力多灾害工程结构防护学术研讨会将由东南大学承办,于2023年在南京举行。

(刘芳池 编辑)(土建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