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践行“三大发展战略”
在四川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暨表彰优秀县乡村党组织书记大会上,省委书记王东明要求全省党员干部在“实”字上狠下功夫,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践行治蜀兴川发展战略,以实际行动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这是对四川改革发展再一次的自我警醒、鞭策勉励。
较长时期内,四川的基本省情依然是“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三大发展战略”行动纲领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提出,催人奋进但任务艰巨。整体来看,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发展关键期,发展势头迅猛但问题累积显现:其一,全省整体发展水平偏低的现实仍未改变。其二,全省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问题蕴含潜力,问题倒逼改革。“三大发展战略”为四川“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行动纲领,而在“实”字上下功夫,高标准坚持四个“发展”则是践行“三大发展战略”行动纲领的重要一环。
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信息化正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尺度已超越单体城市范围,呈现出城市区域化发展态势。以城市群为重要表现形态的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决定着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竞争实力。这一进程不仅是单体城市在空间上的联合与扩展,更是城市经济功能和综合承载力升级、新的产业空间集聚等过程密切联系的空间发展现象。“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即是要在成都之外培育起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或一体化区域,形成“中心极核城市——次级城市——县域镇——村落”的合理差序等级体系,缔造多核、多心、网络化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特色发展、因地制宜。四川提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区域协调不等于区域“均质”,“多点多极”不能“撒花椒面”、“齐步走”。发展基础较好和生态容量较强的“三大新兴增长极”重点区域先行发展;能源、资源禀赋特征突出的攀西区域发展特色经济;生态脆弱的川西北区域则主要承担生态职能、发展生态经济,无需纠结经济规模。即便在分片的一体化区域内,各层级城镇也应形成功能错位互补的“差序”体系。
统筹发展、城乡协调。“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总体指向“市场化”方向,无论以户籍为核心的综合配套改革,抑或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产权改革,均试图打破城与乡的制度樊篱,构建起城乡居民间的公平起点、平等权益,以及城乡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随着改革深化,有些基层干部感觉“群众不好管了”,工作推进尤其是征地拆迁等工作难度加大了。事实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核心实质是“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是从“管理”走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形成机理决定了政府“统筹”的要义在于使过去人为“二元分割”的体制机制“回归一体”,而资源配置则交由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优化配置与效率提升。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在制度设计与供给“缺位”中主动“补位”,在大包大揽的“管理”中主动“让位”。
创新发展、持续内驱。近年,全省金属冶炼、化工等资源、能源依赖型产业呈现出资产占用过高而工业总产值、利益总额排位下滑的趋势,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则增长强劲。四川已进入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的阶段。然而,创新不等于单纯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至关重要,即“由谁”及“如何实现”,须建立一套适合区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组织、制度体系;创新也不等于单纯的“高精尖”,“节约型”创新尤其关键,后者是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和营销模式变革在内的“多点式”创新。如此,创新涵盖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消费者在内的多主体综合体系,各主体基于各自特长分工协同是核心关键。
谋略得当,成事在人。党员干部沉入实践、找准症结,改革受益的群众主体支持、参与、推进改革。实现四川发展蓝图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集合,不断务实努力,回应叠加。
(作者系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