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669所农民夜校成脱贫增收“加油站”

01.03.2018  00:52

 

对多余的枝丫要根据分布情况进行修剪,病虫枝和枯枝一定要剪掉,增加树枝之间通透性……”春节还未过完,在仁寿县玉龙镇雷鸣村一枇杷地里,来自农民夜校的“老师”、县果树站的枇杷技术人员周桂林,就到地里给果农们讲解对枇杷树的管理和修剪技术。

这种到家门口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式很好,技术人员讲得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容易学会。”村民李杰感慨地说。

这只是仁寿县把农民夜校办到田间地头,走进农家院坝,送技术帮助贫困户脱贫,村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到田间进院坝 送技术到身边

自2015年12月,仁寿县在596个村(社区)开办农民夜校以来,各农民夜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充分考虑村民发展产业需求和学习接受能力,坚持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因地施教的原则,合理安排授课课程,努力探索“接地气”的农民教育模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向村民宣传实用技术、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科普常识、乡风文明等知识,让村民就地就近接受农民夜校培训,充分发挥了农民夜校的作用,增强了贫困群众和村民的脱贫增收信心,拓宽了致富增收的渠道。

为增强夜校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该县还在课程设置上立足农村发展和农民需求,实行量体裁衣、定单培训。在夜校开课前,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院坝会、个别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的需求,根据多数村民的意见制定培训内容。

“为避免农民夜校流于形式,我们在坚持常规教学之余,结合村情、民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课程设置上采取村民缺什么学什么,村民需什么教什么。在培训形式上推行‘固定课堂+流动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综合运用院坝教学、实地操作、互动教学等方式,把夜校办到农户院坝、田间地头,让夜校接地气、见实效。”仁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伍杰梅说,村民想学什么也可以“点菜”,夜校负责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农村致富能手、学校教师来现场授课。

强师资抓教学 让夜校兴起来

春节前夕,在该县藕塘乡飞龙村陈发均的院坝里,20多名养兔的村民正在参观他的养兔场。参观后,农民夜校“老师”、养兔技术员李强现场给大家讲解冬季养兔技术。授课现场,村民踊跃提问,技术人员解答到位,乡土语言鲜活生动。

为确保师资队伍,该县同步整合县委党校、农广校现有师资力量,组建农民夜校师资人才库,选配164名“乡土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分批组织乡镇党委书记、联系部门负责人、驻村帮扶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等带头讲课,多渠道满足夜校师资需要。建立《“农民夜校”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教育培训主要任务、培训模式,从严管理参训学员。对基础弱、接收慢的学员,以村为单位,通过“1+N”结对帮学、实践促学等方式“单辅”提高。

为加强农民夜校的教学质量,该县还建立了“规范化”教学清单,组建了农民夜校课件库,为每所农民夜校标准化配备政策法规、种养技术等8类纸质教材和音像教材。

先进帮带后进 教和学面对面

村民有政策不懂的,种养技术不明白的,都能在夜校找到解答。我们村干部不懂电脑的都在夜校学到了电脑操作知识。农民夜校真的很实用。”慈航镇雨台村党支部书记谢文成感叹道。

去年以来,该县针对部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实际,依托农民夜校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集中利用10个月时间,对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信息技术“扫盲”充电。打造“能打字会制表、能拍照会上网、能聊QQ会用微信、能传文件会下资料”“四能四会”型队伍。

1月20日,在龙正镇冲天村姚良俊的养鸡场里,养殖跑山鸡脱了贫的姚良俊正在给本村的几户贫困户言传身教自己的脱贫经历。姚良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两年来在村第一书记王政的帮助下,通过农民夜校传授的技术和信息,开始养殖跑山鸡。如今,他不但摘了贫困帽,还成了示范户,当了村农民夜校的“老师”。

这种传帮带、面对面的授课方式,让村民把自己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都提了出来,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同时让村民直观地学到实用技术,技术人员的才干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副校长刘子才说。

目前,仁寿县已开办农民夜校669所,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6512人通过发展种养业等走上了产业脱贫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