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将发“政策红包” 5大新招为农民返乡创业“加杠杆”

29.08.2015  10:43

    四川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400万农民工,或将成为四川站上新一轮“创业潮”的最大风口。

    8月28日,四川省推进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举行。继8月最新出台四川首个专门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之后,这无疑是将新政从纸面推向落实的又一记关键“组合拳”。

    面对屏幕另一头的全省各地市长、县长,省长魏宏一连讲述了他与3个从省外返乡创业的农民企业家的故事,故事背后,孕育着四川核心决策层的深刻思考: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有农民工2400余万人,农民工总量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四川如何将“民工潮”转向“创业潮”?农民返乡创业,怎样成为四川跑好经济“马拉松”的新动力?

    除全国层面外,四川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政策红包”十分丰厚,明确将在创业门槛、税费优惠、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创业园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除了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也可以参照享受政策。对于四川各地的市县等基层政府来说,如何落实“政策红包”,成为下一步的关键。

    3个故事

    农民企业家回乡 催生上百亿元财富

    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到底能给四川经济带来什么?省长魏宏讲述了3个故事。

    今年8月,在自贡市富顺县调研时,他发现了一家红谷皮具企业。这家中国最大的本土皮具企业,年销售收入15亿元。企业家邓申伟是富顺人,富顺县招商考察小组三赴广州,才把他请回家乡二次创业,并给予他在土地、税收、规费、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提供了高效率、零障碍的服务。目前富顺基地有员工1000多人,去年实现主营收入3.2亿。未来三到五年内,红谷集团将把富顺基地打造成为红谷最核心的生产基地,解决近万人就业。邓申伟还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休闲度假村;联合富顺籍人士孔凡明、杨立强,共同投资16亿元建设商贸城,今后将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富顺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有36万多人在外务工。近年来,该县以异地商会为纽带,发展归雁经济,回引项目达390个,实现产值100亿元,解决就业1万人。

    今年4月,省长魏宏去了广安华蓥市一趟。华蓥仅有36万人口,每年却有10万人外出创业务工。华蓥市这两年一下集聚电子信息企业达42户,其中返乡创业企业家26人,吸纳回乡就业2300余人。其中一位领创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双林,18岁高考落榜到广东东莞市由小工干起,直到合资组建公司,员工2000多人。2009年,李双林回家乡华蓥,合伙投资1.8亿元创办了华蓥首个电子信息企业,目前已与富士康、惠普、三星、艾默生等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拓展到海外市场。更有意义的是,李双林“现身说法”,相继吸引了4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催生华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零配件集群入驻重大突破。

    在省长的扶贫联系点绵阳安县塔水镇七里村,村民邓步华带领30多人长期在福建务工。2014年返乡后,他流转土地258亩,今年预计实现葡萄产值240万元,纯收入100万元左右。当年与其外出务工的30余名农民现已随其回乡,在家庭农场打工,月工资2000元以上。

    故事背后,带动就业、推进城镇化、吸引新投资成为“三大主线”。这无疑正是四川力推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深意所在。

    农民工长期背井离乡、抛家别子,已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劳动力人口和人才的流失,其实就是优质发展要素的流失,必然会降低输出地区的持久竞争力和发展活力。四川决策层希望,通过“返乡创业”用好本土人力资源、吸纳外来高素质人口,从而为跑好经济发展的“马拉松”带来长久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