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新型社会保障体系

17.03.2016  13:41

核心观点

人们期盼有健全、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实现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并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一个公平取向、覆盖全民、保障适度、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可持续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成,必定成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今年要重点做好的工作之一。“社会保障”话题在最近五年人民网两会热点调查中四次位居榜首,在过去14年的调查中则是第十次上榜,它反映的无疑是广泛的民意,这就是人们期盼有健全、公正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实现共享国家发展成果并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亟需走出社会保障发展理念的迷雾

然而,在社会保障领域,近年来却出现了发展理念的迷雾。当前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是:在制度变革过程中往往因过度关注经济指标而迷失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追求的社会公平、分配正义与文明进步目标,因过度关注个人得失与崇尚利己而忘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坚守的互助共济与公益本色,因过度关注当下与短期应对而忽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应当重视的历史经验与长久的稳定预期,因过度关注局部与细节问题而罔顾社会保障制度实践应当发挥的完整功能与综合效应,还有期望政府包办一切的“泛福利化”思潮和主张个人自我负责的“反福利”等极端取向。

一方面,基于社会保障实践面临着福利刚性增长与财力增速减缓的矛盾,加之国际上因美国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等导致一些地区经济发展陷入低迷状态而对福利制度看法出现分歧,国内出现了一种反福利倾向。一些人不是正视中国社会保障供给总量依然不足、保障水平总体依然偏低、保障权益结构依然失衡等客观事实,而是渲染所谓“福利病”、“福利陷阱”等论调,夸大社会保险财政危机,这不仅动摇了公众的信心,造成了公众的不安与焦虑,也动摇着社会保障互助共济与公益制度的根基,背离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国家发展取向。

另一方面,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持续提高养老金、医保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且要求免费医疗、普遍性福利的呼声高涨,一些地方亦将福利项目作为短期政绩工程,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在反福利与泛福利化思潮并存且各有市场的条件下,必然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与评价,也会对制度变革产生复杂的影响,它还会掩盖现行制度安排中的某些结构失衡、权益不公等问题,导致政府与市场及个人责任边界不清,扭曲这一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不利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在国家发展理念已经清晰的背景下,中国亟需走出社会保障发展理念的迷雾。

坚定建设中国式福利国家的目标

第一,为福利正名,中国应当建立一个完整的、能够惠及全民并不断提升人民福祉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以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与不断发展,既源自人民的内生需求,也是国家化解社会矛盾、增进国家认同、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团结、实现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一种值得重视的客观现象是,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即使遭遇经济危机也会社会安定,而社会保障制度残缺的国家很容易生变、生乱,它揭示了以实现共享发展为追求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并非西方世界或者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品,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具有综合意义的文明成果。因此,应当从为福利去污名化入手,全面认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整功能与综合效应,坚定建设中国式福利国家的目标,并积极、稳妥地向前迈进。

第二,牢固确立公平的价值取向,并将效率融入公平之中,以促进制度走向公平为首要任务。在“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初步普惠全民的条件下,促使其更加公平便成为新时期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从守住底线公正入手,推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从形式普惠走向实质公平。应当筑牢以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为依托的社会公正底线,尽快消除因制度分割带来的养老、医疗保险权益不平等与身份标识,并同步发展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残疾人事业等,使不同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走向相对公平。同时,必须正视当前各项制度运行中的低效率,如医改中因“三医”不能有机联动致使医保资源严重浪费、养老保险因地区分割带来了资源低效率,体制分割、经办分割的格局更是产生了各种资源浪费等,这些是必须尽快得到矫治的现象。

必须树立共建共享、责任共担的意识

第三,切实构建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国民福利的发展呈刚性增长态势,而政府财力却无法持续扩张,这一矛盾决定了必须树立共建共享、责任共担的意识,在政府、企业、社会、个人之间构建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不断壮大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当前,社会保障领域中政府、企业的负担偏重,社会、个人的负担偏轻,市场力量很少得到发掘;在政府责任中则是中央偏重、地方偏轻,在企业负担中亦因相关制度的地区分割而呈现出地区不平等现象。这种失衡的责任分担格局必然会危及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统筹考虑均衡责任分担机制。唯有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共建共享,才能确保制度发展的理性,避免不良的制度安排贻害子孙后代,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促进社会公正、增进人民福祉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中被明确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在国务院编制并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并提出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一个公平取向、覆盖全民、保障适度、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可持续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成,必定成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郑功成 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