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实力、宜居、魅力、生态、和谐仁和

26.04.2014  19:54

人民网记者探秘“攀西试验区”一周年系列报道:

四川:创新驱动攀西开发先行先试(上)

四川:创新驱动攀西开发先行先试(中)

四川:创新驱动攀西开发先行先试(下)

人物访谈(一):人民网记者专访攀枝花市市长张剡

人物访谈(二):人民网记者专访攀钢集团总经理张大德

人物访谈(三):人民网记者专访攀枝花市东区区委书记刘先伟

人物访谈(四):人民网记者专访攀枝花市西区区委书记罗军

仁和全景。仁和区外宣办供图

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机械制造加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新材料产业,着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人民网记者:您好,可红书记。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去年以来,仁和区在推进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开发试验区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作了哪些实践和探索?

陈可红:我们历来高度重视工业结构调整工作,将“稳煤兴工调结构”作为一直坚持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抢抓国家攀西战略资源开发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机械制造加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新材料产业,着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工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27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66.3亿元,年均增长21.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

一、工业结构实现四大转变。一是全区工业结构实现了由煤炭采掘加工业一业独大向机械制造加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产业为主的新型产业和煤炭采掘加工业并重发展的转变;二是机械制造产业实现从初加工向延伸加工转变;三是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实现从初级产品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转变;四是矿产资源利用实现从零散型、消耗型向规模型、科技型转变。我区高强度钒钛低微合金钢破碎机锤头、钒钛制动鼓、平衡增力制动器、螺旋凹槽钒钛制动鼓等产品的生产技术已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我们先后引进了投资48亿元的富邦1000万件钒钛制动鼓项目、投资13亿元的钢城集团渣钢渣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成功促成攀枝花运力与中国重汽、富邦公司与钢城集团进行合作发展。白云铸造项目、大藏钒钛设备制造及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制作项目、润莹齿轮和三圣机械异地扩能技改项目已建成投产;富邦1000万件钒钛制动鼓项目和钢城集团渣钢渣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攀枝花运力汽车上装生产线项目一期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初步构建起以煤炭采掘加工、机械制造加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新材料产业等为主的新型工业化体系。目前已具备年产200万件钒钛制动鼓、5万吨耐磨铸件、300万件齿轮、飞轮和5万套平衡增力制动器、应急制动器的生产能力。随着富邦1000万件钒钛制动鼓项目建成投产,届时将建成国内最大的钒钛制动鼓生产基地。

三、着力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发挥南山省级循环经济发展区的平台优势,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累计投入资金2.13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打造,把园区建设成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的发展平台,形成了以迤资园为重点、以入驻项目58个,橄榄坪园为支撑的“一区五园”发展布局。目前,园区累计2012年实现产值90亿元,今年预计实现产值120亿元。

四、全面提升煤炭产业水平。去年以来,我们深入开展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促进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实现煤炭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目前,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兼并重组工作完成后,煤炭企业数量将控制在10个以内,矿井数将由现在的53个减少控制在25个以内,煤矿企业规模均达到年产30万吨以上,单井产能均达到15万吨/年及以上,全区煤矿合计产能近50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