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来校调研非遗进校园工作

02.12.2018  08:50

11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来校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调研中,杨兴平指出,成都纺专所做的工作,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非遗进校园了,学校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和教育展示基地。

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省教育厅副厅长姜亚军、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琼等陪同调研。我校党委书记蔡玉波、校长夏平等向杨兴平一行汇报了相关工作。

杨兴平首先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对我校79年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重视校史校情教育给予肯定。他表示,每一个办学10年以上的高校都应该建设自己的校史馆,让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文化传承下去。

随后,杨兴平先后调研了我校材料学院蜡染扎染实训室、蜀绣研究中心、服装学院毕业生作品陈列室、产教融合实训工厂、谢宗体服装技艺传习室、贾巴子则民族服饰传习室、“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周外国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成果、我校已经开展的11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班学员作品、西南少数民族服装服饰陈列馆、臻古堂明清家具博物馆等。

每到一处,杨兴平都与师生亲切交流,详细了解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并提出要求。

在蜡染扎染实训室,杨兴平询问参加“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周活动的孟加拉国学生在我校的学习情况和回国后对所学技术的应用。

在蜀绣研究中心,杨兴平与中心负责人朱利容教授深入探讨中国“四大名绣”的历史以及蜀绣、羌绣的渊源,并向正在学习蜀绣的新西兰、波兰学生了解学习情况,勉励他们学好中国传统技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看了一幅幅一件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蜀绣学生作品,杨兴平赞叹蜀绣针法细腻、美轮美奂。他指出,蜀绣一定要创新、生活化、时尚化,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蜀绣研究中心出来,杨兴平不无感慨地说,成都纺专所做的工作,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非遗进校园了,学校堪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和教育展示基地。

在谢宗体服装技艺传习室,杨兴平与谢宗体亲切握手,赞扬谢宗体技艺高超,询问其在学校的工作情况,勉励同学们珍惜向大师当面学习的机会。杨兴平说:“跟大师学是幸运!好好学!手艺不过时,永远有饭吃!”同学们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贾巴子则民族服饰传习室,杨兴平关切地询问贾巴子则的技艺传承、工作和收入情况,赞扬她在彝族服饰传承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看了陈列在传习室的民族服装服饰,杨兴平指出,非遗要生活化,美就要在生活中用起来,民族服饰技艺散落民间会消失,一定要保护和传承下去。

看了我校开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班学员作品,杨兴平肯定了学员通过研修培训在创作理念、设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提升。他强调,研修培训除了进行技艺的培训,一定要加强文化、色彩、审美、设计、创新等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臻古堂明清家具博物馆,杨兴平详细了解了部分家具的文化内涵,仔细端详了家具图案。他指出,这些古家具中有很多元素值得借鉴,纹样可以用于现代纺织品的设计和创作。

新闻链接:

纺织非遗在所有非遗项目中有着覆盖面大、品种丰富、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有非常强的实用性,易走进现代生活,融入时尚潮流。我校长期关注纺织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积极传承创新传统技艺文化艺术,以纺织非遗的传统技艺文化、艺术为重点,开展非遗文化的传承、培训、教育与创新。

一是“政校行企”合作,构建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分类分层纺织非遗技艺及文化培养培训体系。二是构建了“专家+学者”“大师+教授”的纺织非遗专兼职教师队伍。三是建设传统手工染整、传统蜀锦、彝族服饰、蜀锦等纺织服装传统技艺大师工作室。四是建技艺工作坊,建有“蜀绣”、“扎染蜡染”、“中国书画”“篆刻”等工作坊10余个。五是实施文化与旅游部、教育部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六是纺织非遗与时尚有机结合,促进非遗的有效传承与创新。七是积极营造非遗校园文化。八是开展非遗文化研究,设立研究机构、开展专项科研20余项、编著蜀绣书籍与职业技能标准。九是以非遗文化传播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